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留住乡愁 厦门思明区重视闽南文化保护传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闽南曲艺汇”南音表演。

  

■1986年南音踩街活动。厦门台湾艺术研究院供图

  

■故宫小学开展歌仔戏培训。

  

■“闽南曲艺汇”讲古。

  

■第二实验小学南音器乐培训。

  台海网12月19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每到周末,鹭江街道“闽南曲艺汇”就在老剧场文化公园与市民如期相会。除了南音、高甲戏、歌仔戏表演,还有讲古、乐器演奏以及闽南语歌曲演唱等,内容丰富多彩,吸引市民游客驻足欣赏。

  据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思明区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打造思明之魂、培植思明根脉,让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焕发生机

  新老社团活力十足

  非遗保护成果显著

  市文化馆原副馆长黄念旭说,思明区是厦门的老城区,历史文化比较悠久,例如中山路一带有集安堂、锦华阁等百年南音老社,改革开放前,南音社的活动一度中断。上世纪80年代,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思明区率先在闽南举办海峡两岸中秋同乐会,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社团前来参加南音会唱。除了百年老社重新焕发活力外,阳台山南音社、开元南乐社等新的南音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代代有传人,不断成长。

  2005年,厦门市开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工作。十多年来,思明区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建档、项目名录申报、传承人认定、传承传播等工作,并对濒危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比如,对厦港送王船进行全过程数字资料片摄制工作,征集疍民渔歌渔谣、文史资料、疍民服饰等,建成展示厅对外开放。

  到目前为止,思明区共有讲古、厦门漆线雕等8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闽南皮影戏、延平郡王信俗、厦门珠绣等9个省级非遗项目,龟糕印技艺、厦门布袋戏等5个市级非遗项目,通背拳等13个区级非遗项目。南音则是世界级非遗项目。

  2017年,思明区举办了第一届南音大会唱活动,12支队伍参加。2018年,第二届参加队伍增至17支,其中还有来自港澳台等地区的队伍。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厦门思明区40年来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高颜值的思明城区。    ■看得见的传承,留得住的乡愁。 刘东华 摄    ■风景如画的环岛路。 拍客徐光辉 摄    ■城市会客厅——筼筜湖。 拍客吕云河 摄    ■老铁路变身为文化公园。 刘东华 摄   ■沙坡尾社区骑行队是居民参与社区营造的新平台。 刘东华 摄   ...

高素质的绿色经济成厦门思明新引擎

台海网12月1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思明是厦门的中心城区,这里曾是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的主会场,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区形象吸引全世界目光;这里拥有独一无二的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高素质高颜值城区;这里高占比的民生投入不断补足更多短板,高水平民生服务让百万思明人实现幸福生活梦。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节...

天然摄影棚孕育中国“好莱坞” 思明区影视产业转型提升焕发新活力

电影《疯狂的赛车》剧照    电影《西虹市首富》剧照    ■《紧急救援》监制梁凤英(右2)代表剧组感谢厦港街道大力支持。 厦港街道供图    风景优美的沙坡尾吸引众多剧组进驻拍摄。 厦港街道供图   台海网12月17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环岛路,蓝天白云,碧海沙滩;中山路,...

思明区打造国际化社区样本,成为境外人士宜居宜业的热土

■融入社区,其乐融融。  刘东华 摄    ■20多年前湖对岸的官任一带只有几栋楼。筼筜街道供图    ■官任社区咖啡一条街。  刘凡 摄    ■编织课。 官任社区供图    跳蚤市场。  刘东华 摄   台海网12月17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坐在自家餐厅的门口,法国人李刚(中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