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欧厝南音泥土计划”启动 “美术美食”和“渔港渔歌”在特色小镇交相辉映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欧厝南音泥土计划”启动。

  -卓圣翔和他的团队为欧厝社区南音学员授课。

  -“欧厝南音泥土计划”发布仪式上的南音表演。

台海网11月5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翔安区新店镇澳头渔港特色小镇,大多市民都很熟悉,该小镇着力打造的亮点之一“美术美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特色小镇又将打造另一个特色,即“渔港渔歌”。两者相得益彰,将成为澳头渔港特色小镇建设的两个品牌亮点。

  11月3日下午,厦门市第二十一届南音比赛和欧厝南音泥土计划,在澳头超旷美术馆同时启动。该计划的启动,将让有几百年历史的欧厝南音唱出“新”声,也让这个渔港特色小镇更有魅力。

  按照计划,小镇将引进专业师资力量,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着力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南音爱好者、传承者,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将会大大提升。

  计划发起

  南音生态基础甚是深厚 是小镇建设一个支撑点

  何为欧厝南音泥土计划?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明代开始,南音便一直在欧厝传唱,从未间断,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欧厝槐声南乐社是由欧厝人王瑞凤在清朝乾隆年间创建的,至今也有近300年历史了。

  “南音千年不衰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扎根泥土。”该负责人说,现在,欧厝社区有5000多名居民,其中会吹、拉、弹、唱南音的就有100多人,从十几岁到七十几岁,每个年龄段都有会表演南音的人。这样的民间音乐生态基础,在国内都是罕见的。这是特色小镇建设的一个有力支点,也是欧厝未来发展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希望特色小镇的南音文化品牌,通过扎根泥土,深耕泥土,把南音艺术传承好、弘扬好并予以创新。”

  计划实施

  专业师资力量进驻,传授技巧

  欧厝南音泥土计划如何实施呢?启动仪式后,记者见到了这份清晰明朗的实施计划。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已邀请专业的师资力量和高等院校进驻,每周到特色小镇为欧厝和澳头的当地居民传授南音技巧。如,知名的南音音乐家卓圣翔和蔡维能,将带着他们的团队来授课。为了给当地居民上课,卓圣翔甚至特地留出一年的时间在大陆,并制定了完整的教学计划。

  作为南音传习老师之一的吕韶风,不仅参与教学,还把中国音乐学院以及该学院厦门校友会的资源带到了特色小镇。据悉,中国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资源库”项目的专家团队本月就将来到特色小镇进行学术指导。

  “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既然是活的,就要跟着时代进步、成长,而不是停滞不前。”吕韶风表示,他们的南音教学与传统的方法略有不同,在曲目、乐器演奏技巧、唱法等方面采用新旧并进方法,既保留传统的优良元素,又会进行一定创新。如教学的曲目方面,既有传统南音曲目,也有融入现代元素的新曲。

  教学团队除了带来南音技巧,还会将欧厝的南音带向世界。根据初步计划,经过一年的系统教学后,教学团队将带领欧厝和澳头的居民参加2019年在马来西亚举办的“南音大会唱”。

  培育产业

  引导居民参与其中,转产增收

  “特色小镇建设规划中,除了‘美术美食’,第二个特色就是‘渔港渔歌’。”相关负责人说,澳头渔港特色小镇的建设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聚焦核心产业,优化功能布局,努力打造产业优、生态美、文化雅的现代都市渔港小镇。如今,澳头的“美术美食”已被大家所熟知,而欧厝的“渔港渔歌”,也即欧厝音乐社区的建设,也被提上了日程。而欧厝南音泥土计划,正是音乐社区建设的一部分。

  为了进一步做好欧厝社区南音的传承与创新,打造音乐产业带,以文化振兴带动欧厝社区发展,目前,《欧厝音乐社区建设运营方案(建议稿)》也已出炉。从这份运营方案中,记者看到,未来特色小镇将通过“1间南音历史博物馆、25个音乐空间(工作室)、2条音乐产业带、1所音乐培训学校、1座音乐厅”的建设布局,为欧厝音乐社区的发展提供硬件和软件。

  未来,随着南音赛事、南音文化旅游等项目的落地,政府将引导当地居民参与渔港经营,发展精品民宿、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创业项目,促进渔民转产增收。此外,音乐能通心,也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南音这条纽带,把乡亲们的心系得更紧,让特色小镇建设既有高度,也有温度,并带来音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声音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

  启动南音泥土计划、建设南音公园、培育弦乐新人,就是要把南音这颗种子根植于欧厝这片沃土,深耕传习,传承创新,让古老南音焕发“新”声,让中国文化瑰宝在基层乡村发扬光大。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未来小镇将发挥渔港重点龙头项目优势,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重点发展渔港科创、渔港休闲、渔港服务,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一二三产融合、产学研一体化、两岸渔业合作的渔港产业体系。通过渔港龙头项目带动,推动社区融合发展。引导村民参与渔港经营,发展精品民宿、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创业项目,促进渔民转产增收。相信昔日的小渔村将逐步实现华丽转身。

  ——叶晓东(翔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助推南音传承推广

  南音比赛是我市为弘扬闽南文化,繁荣南音艺术事业而举办的重要赛事,是我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品牌活动。本届南音比赛与欧厝南音泥土计划相结合同步启动,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凝聚乡村文化振兴新力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助推南音传承、推广,本届比赛在赛事规则上进行了改革,在形式上寻求创新,力求既要体现专业性、广泛性,更要体现非遗保护重在传承的本质。

  ——陈娟(厦门文化馆馆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全力支持“泥土计划”

  欧厝社区的南音生态基础之深厚,在国内都是罕见的,这是澳头渔港特色小镇建设的一个宝,也是欧厝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当我把欧厝的南音生态基础和欧厝南音泥土计划告诉中国音乐学院的专家专家教授之后,他们非常感兴趣。未来,欧厝南音的发展,也会得到中国音乐学院专家团队和中国音乐学院在厦校友的大力支持。

  ——吕韶风(中国音乐学院校友会常务理事、厦门校友会会长)

相关新闻
厦门市第二十一届南音比赛暨欧厝南音泥土计划启动

台海网11月4日讯 据厦门广电网报道,3日下午,厦门市第二十一届南音比赛在翔安区启动,赛事还同期启动欧厝南音泥土计划。   比赛设有个人青少年组、个人中青年组、团队综合组,不限年龄、不限区域、只要是非专业的南音爱好者都可以参加。比赛结合非遗大课堂开设南音系列讲座,就南音理论、器乐、唱腔、形体表演等多方面进行培训,以提升整体参赛选手水平。赛事报名...

龙文将打造独特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

台海网10月31日讯 (通讯员 康丽红 记者 林晓琪)近日,漳州龙文区“时间小镇”创建规划获批。该小镇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未来将在漳州形成一个以钟表文化为核心内容,并具有独特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   该小镇将把商业旅游景点、餐饮、企业总部相融合,打造成新型商业模式,生态+的一个特色小镇,把简单的制造业从二产向三产提升和转变。   从“漳州机芯”到“漳...

“特色小镇”热助推闽台健康养老产业融合

中新社福州10月29日电 (记者 林春茵)福建省首个森林康养项目——中欧森林旅游温泉康养小镇,日前在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奠基,将在2020年春节过后建成。营运方向中新社记者表示,该小镇的建设将积极吸纳台湾业界产学经验。   得益于特色小镇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和健康养生养老行业巨大的市场前景,以健康、养生、养老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建设热潮近年来在大陆迅速兴起。于...

翔安新店镇大力推进澳头渔港特色小镇建设 建产城融合小镇

-澳头文化艺术季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台海网10月2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国庆黄金周,澳头渔港特色小镇共迎来游客约10万人次,成为厦门新兴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很多人对澳头的认识,源于澳头文化艺术季,这项活动已成为澳头渔港特色小镇的品牌项目。   艺术是特色小镇发展...

德化上涌镇七旬老先生痴迷南音 自制琵琶50余年

郭逸鼎闲暇时抱着自制的琵琶弹奏南音曲目 台海网10月18日讯 从小就喜欢听南音,想学南音却没钱买琵琶,在德化县上涌镇下涌村,今年已经77岁的郭逸鼎老先生50多年前,凭借一本乐谱,自学南音演唱、琵琶制作。如今,50多年过去了,他制作的琵琶在周边小有名气,附近村镇有需要琵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