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第二实验小学黎安校区效果图
■校园一角。 朱毅力 摄
台海网10月2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优秀建筑创作奖”评比结果近日揭晓,翔安第二实验小学黎安校区项目荣获一等奖。
据了解,翔安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推进教育补短板项目,为该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区提供更优质更均衡的基础教育公共配套。这次翔安二实小黎安校区项目获奖就是一个生动的事例。
据了解,在这次评选活动中,翔安第二实验小学黎安校区项目最大的亮点是主打多维度的生态教育社区,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空间为载体、教改为目标的“未来学校”,赢得了评委的认可。
“未来,这样的精品学校在翔安会越来越多。”翔安区教育局说,作为厦门市最年轻新区,翔安区补短板教育项目在全市最多,任务最重,今年就有23个,计划完成投资1.53亿元,截至目前投资进展顺利。未来三年,翔安区还将投入近48亿元用于学校基建项目,动工建设49所幼儿园和30所中小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乘着翔安区补短板教育项目的东风,该区上下一心,秉持教育情怀和工匠精神,严把质量关,打造出一个个学校精品工程。
创新
做法
引入第三方检查评估机构动态监管
区教育局多举措保质保量创建教育精品项目
对新校园建设,翔安区在抓进度的同时,更重视工程质量,着力建造一批批精品工程。如已经投用的新圩学校和第五实小项目,都已评上市优质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设这些教育民生项目过程中,翔安区逐渐摸索出一些强化项目施工过程质量和进度控制的好办法。
首先,他们向施工方提出教育民生项目创市优质工程的质量导向,特别是单项施工合同价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在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市优质工程标准。比如,目前在建的金山小学扩建及巷西中学扩建项目,均要求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市优质工程标准。
再者,翔安区教育局还率先在全市教育系统通过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检查评估单位,对全区在建工程进行不定时的动态检查评估,从而及时发现施工质量、安全、成本控制问题,确保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另外,在设备设施采购方面,区教育局还摸索出一个“同行制衡”的好办法,有效地监督中标方保质保量完成项目。据了解,曾经有一个建设单位中标一所学校的采购项目,中标后他们得知,项目完工验收时,教育部门会邀请落选的第二、第三中标方到现场验收,对方随即找理由放弃了该标,宁愿不要10万元的保证金。
人物
特写
王永灵:肩上责任重,容不得一丝疏忽
王永灵 区教育局综合科 高级工程师, 基建采购办负责人
王永灵从事校园基建工作一二十年,对于用心建好一所所好学校有深刻的感受。
他说,教育事业是良心的民生工程,建设校园工程,一定要有教育情怀,同时也要有工匠精神。翔安区这几年补教育短板的任务很重,每年都有几个亿的投资用于新建或扩建校舍。这些给广大翔安老百姓传递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民生工程,对他们而言,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容不得一丝疏忽。
对于偷工减料现象,王永灵总是零容忍。有一次,某幼儿园走廊栏杆扶手以次充好,他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体拆除重做。还有一次,一个小学的塑胶跑道未按图施工,他立即要求施工单位铲掉重来。这种敢于较真的例子还很多。
作为翔安区教育局唯一一名负责工程管理的专业人员,王永灵几乎参与了所有项目的前期、验收等重要环节,有时项目进度比较赶,他就连夜到现场检查。有一次,他第二天就要去医院做一个手术,但他没有提前下班,反而下班后还开着私家车到项目处,忙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许多同事事后才知道他做了手术。
王永灵说,建校费用来自纳税人,以及许多爱心企业的慷慨解囊,因此,建造每一所校舍时,不管是施工方、监理方、代建方或者业主,都应当牢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句话,用心建好每个工程,这样才能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