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0月2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张惠玲 通讯员 余庆东/文 朱毅力/图)驱车行驶在翔安大道上,就能看到路边初具规模的CBD以及背后林立的塔吊,这是翔安新城规划1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规划人口约12万人,片区涉及蔡厝、后村、浦边、东界、鼓罗等8个行政村。
15年前,翔安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厦门最年轻的行政区。7年后的2010年,翔安新城吹响了建设号角,几年来,翔安大手笔投入了600亿元用于新城建设。如今,这个“后起之秀”正大跨步向前,新城正在腾飞,曾经的一纸规划图,正越来越生动地用“实景”呈现在我们面前。
打造宜居宜业新城
去年底,翔安南部新城的洋唐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建成,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为安居工程提供商业配套的闽篮城市广场也已经开门迎客。
如今,站在新城的高楼上俯瞰,曾经的规划图,正变成现实。十五年来,翔安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全面推进新城建设,一幅“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滨海新城”的图景正在快速铺开。中央商务区、东山温泉片区、洋唐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活片区、东部城市启动区会展中心、厦航生活及出勤基地等大组团,共同撑开南部新城的宏大格局。
每天傍晚,洋唐保障性安居工程附近的鼓锣公园,便迎来许多附近的居民。清风吹过公园,在明月湖和玉钩湖荡起了醉人的涟漪,成片的水生植物在秋日的暖阳中,焕发着勃勃生机。而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个充满了污水和垃圾的黑臭水塘。
如今,潺潺流水由北向南流入下游鼓锣公园水系——它是一个景观,更是一块具有传输、滞留、下渗、净化雨水功能的“海绵”。打上了“厦门唯一获得国家地下管廊和海绵城市双试点的新城区”的亮眼标签,翔安新城又增添了与众不同的魅力。
新城建设正全面提速
如今的翔安,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39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超过57%,翔安大道、翔安南路、海翔大道、滨海东大道及南部新城“五纵五横”的路网骨架已经成形,洪钟大道建成通车,CBD各单体基本封顶。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初步达到考核标准,地下综合管廊建成14公里,科技中学翔安校区实现秋季招生,厦门双十中学、实验小学翔安校区前期加快,新圩国家建制镇试点建设完成……在翔安区全方位谋划及推动下,新城建设正全面提速。这片土地,从距离厦门岛最远的区域,不仅一跃成为进出岛的重要门户,更成为人们纷至沓来的投资兴业的热土。
在前不久翔安召开的区委四届八次全会上,翔安把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一个基本任务,放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区上。全力配合厦门新机场片区、东部(翔安)体育会展新城片区开发,加快新城核心区和东山片区项目建设,继续提高城市化水平,被写入重要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