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集美教育改革探索踏浪前行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9月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9月2日,厦门市集美区美山中学正式揭牌成立。次日,首届6个班共280名学生,在崭新的校舍里开启了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

  “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有这么好的机会与美山同步成长,是孩子和家长的福分。”从开学前的军训开始,美山中学的几个家校微信联络群就被类似的话语刷了屏。这些家长大部分是学校周边小区的居民,孩子能在家门口就读优质学校,家长们感到便捷又放心。

  “我们希望每个孩子在美山,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在原先的高起点上,将继续通过民主、科学化的管理,不断向优质校进军。”美山中学校长皮乐平说。美山中学是今年集美区新成立的学校之一,除了硬件条件不断完善外,集美区教育局还先后调动交流了皮乐平等11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组成了美山中学强大的办学管理团队。据了解,近期学校还将与厦门五缘实验学校签订合作协议,成为集美区又一所借助名校丰富办学资源及深厚文化底蕴办学的学校。

  这些场景,不过是集美区教育领域的一个缩影。作为嘉庚故里、百年学村,一直以来,以教育闻名的集美区总是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尊师重教氛围浓烈。

  自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以来,集美教育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拥有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中职到大学的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完备的教育设施。至2017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总体规模达13.58万人。教育体系结构日趋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集美区还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丰富教育硬件设施,以适应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化带来的教育需求,通过严格执行“确保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把“三个增长”要求落实到位,不断加大硬件投入,推进教育项目建设。数据显示,近几年,集美区共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金近16亿元。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在加速实施城市化进程中,集美区委区政府贴近群众,倾听呼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多措并举,积极探索机制改革创新,将补齐教育领域短板视为肩头重任,力求以更扎实的优质教育惠及群众。

  “我们务必统一思想,着眼实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集美区委区政府带领下,集美教育事业正大步向前迈进。

  做优做强高标准打造“教育强区”

  不久前,在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公示的“2017年度福建省教育工作先进县”“教育强县”名单中,全省只有6区上榜,集美区位列其一。

  兴学重教,一直都是集美的优良传统,近几年来,集美区委区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固强补弱,深化改革、均衡资源,实现了以点到面的突破:2008年、2011年以全省前两名高分通过省级“两项督导”评估;2012年以优异成绩成为首个通过省“教育强区”初评的区县;2013年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称号,同年在首次实施的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集美区八年级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全省第一,五年级为全省第二;在2015年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集美区又荣居全国优秀等级。多年来的辛勤努力,集美区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创建“教育强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纵使基础雄厚,集美区亦不忘时时创新,锐意进取。去年,集美区委八届九次全会关于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的《决定》中明确表示,要学有优教,基本满足市民获得更好教育的愿望。

  自今年7月开展面向全国的幼儿园岗位招聘工作圆满结束后,刚刚成立的集美区教育公司又传来消息:其参与办学的两所普惠幼儿园目前已完成入园儿童的预报名初审工作。“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们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家住集美区的小刘夫妇的感慨,道出了许多父母的心声。

  支持并推动国有企业办学,既是集美对2018年厦门教育工作部署的细化,更是集美加快补齐教育领域民生短板的全新探索。据了解,在满足基本需求情况下,集美区还引入资本成立教育项目基金,形成“政府+社会”高端教育办学合力,这也将成为“教育强区”机制创新的有益探索。据悉,集美区已引进马銮湾双语学校,满足高技术人才子女的教育需求。

  借势借力自我提升与高位“嫁接”并举

  教育是有着特殊规律的育人工程。加大经费投入拉动教育发展的同时,集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反复思考,用什么办法才能够尽快缩短区域教育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迅速提升集美教育品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集美区通过对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师资力量、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督导,有针对性地提升教育发展综合实力,打造区域教育特色,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了县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成效。

  自我提升的同时,也需适时“借势借力”。集美区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把厦门岛内最好的学校引到集美,进行“高位嫁接”,既不是简单地照搬经验,更不是盲目地模仿,而是站在名校的肩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锐意的创新,从办学理念、思想、方法、作风等诸多方面改造并提升集美教育的层次和水平,走出自己的特色和风采。

  灌口小学、灌口中学是集美教育实行“高位嫁接”的丰硕成果。随着海西机械工业集中区的建设,灌口镇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06年,在市、区两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借助“高位嫁接”的合作模式,灌口小学、灌口中学分别与厦门实验小学、厦门一中结队办学。

  “高位嫁接”得到有关部门和学校的鼎力支持,并逐渐从与学校对接进一步延伸到与研究院合作,先后实现了灌口小学与厦门实验小学、灌口中学与厦门一中、园博学校与厦门五缘实验学校、西亭学校与厦门外国语学校、北京中科院幼儿园与诚毅幼儿园的合作办学。

  不断壮大的自身素质之外,又有岛内名校之风吹向集美,中科院等力量注入集美,这些,均成为推动集美教育扬帆远航的强劲力量。

  优学优产特色职教推动产业发展

  在当前政策环境下,智能制造蔚然成风,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产业升级正在大步发展,人力资源建设是很重要的配套措施,也是智能制造能否深入发展的关键点。为此,通过优质职业教育实现人才的造血功能,成为集美区产业发展的不竭动能。

  一直以来,集美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以打造区域创新中心为己任,推进产城学人融合,实现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联动。作为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以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与公司技工荒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发展也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集美制造”焕发新活力,集美区加大了各职业学校密切与用工企业合作,大力实施订单式培养,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辖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技术交易。目前,全区共有职业学校7所,其中,集美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集美区重点打造的职业教育品牌。

  近三年,集美区政府共投入2.13亿元促进集美职业技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深入推动学校精细化管理,集美职校导入ISO14000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推行“7S”管理企业管理模式,全力打造一个真实的生产管理环境,把实操区与理论教学区融为一体,实现学做教同步进行,不留盲点。此外,学校强化实训基地建设,主动对接金龙客车、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厦工股份等企业,是当时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中鲜见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不仅设立有路达模具实训室、路达数控实训车间,还先后与亚洲第一大卫浴生产商路达工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路达学院;与世界十大轮胎制造商之一——正新轮胎公司合作开办了正新学院……

  厦门集美智能制造产业与教育研究院通过将产业与教育深入融合,源于智能制造产业,又不拘泥于单个产业或者智能技术研究,而是紧扣当前和未来紧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结合智能制造产业实际需求,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学以致用,通过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提升理论,产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集美区的产业发展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新闻
晋江经验:世纪之初的探索和总结

台海网7月11日讯 据央视网报道 地处福建沿海的泉州晋江市,因为土地贫瘠,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是“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贫困农业县。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连续17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行前十名。从今天开始,“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将和您一起来解读晋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密码”。2002年习...

敢为天下先 爱拼才会赢——践行“晋江经验”探索与实践(一)

台海网7月1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国家“十三五”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的重点项目——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生产线已进入全面竣工倒计时,国内首个拥有自主技术的千亿级内存制造产业呼之欲出。   福建晋江,这座素以运动鞋、纺织服装等轻工产品闻名的城市,眼下正以集成电路、石墨烯、高效光伏等一批新兴产业来撬动自身发展。40年改革开放积聚的能量,如泉州湾的...

今年完成试点 明年逐步推开 我军军事职业教育改革积极稳健推进

本报北京7月2日电 记者梁蓬飞、通讯员李晓亮报道:在深化全军军事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节点,军委训练管理部日前依托空军某基地组织综合试点交流推进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互鉴经验做法,会诊矛盾问题,研究对策举措,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推动军事职业教育改革朝着今年完成试点、明年逐步推开的既定目标坚定前行。 记者获悉,2017年11月,全军军事职...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探索深圳发展成就之旅”活动在深圳举行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朱子荣):由香港青少年教育交流中心组织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探索深圳发展成就之旅”活动6月25日在深圳举行。   在首团活动中,44名香港师生参观了深圳大疆公司欢乐海岸旗舰店和深圳比亚迪总部。师生们与当地员工交流,了解高新科技公司在深圳的高速发展...

重高教而轻技职 台湾教改二十年的沉痛教训

台湾《中国时报》6月20日发表评论说,时值毕业季,应届毕业生最关心的便是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起薪。时光倒转回到二十年以前,当时大学毕业生的薪水比现在还高,而新加坡、香港等地则低于台湾,但时至今日,新加坡大学毕业生起薪已达六万(新台币,下同),香港则是五万新台币。那么,这二十多年来的台湾发生了什么事?   以德国为例,德国在历经合并后经济力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