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坑社区交通安全劝导队不定期在社区巡逻,对违规的交通行为进行劝导。
▲改建后的舫阳中桥两端设置限高架,有效防止大型车辆进入社区,保障社区居民出行安全。
台海网7月3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翔安区交通安全示范村居评选活动火热进行中,本报采访小组深入翔安区东坑社区和舫阳社区,了解这两个社区在开展交通安全创建工作过程中所使用的“锦囊妙计”。
东坑社区
大车司机随意把车停在路边,志愿者马上来引导
翔安新店东坑社区位于翔安大道边上,村民的房子均位于西岩公路两侧。这里每天车来车往,但是一走到东坑社区的村口,就明显有了安全感:广角镜、隔离带、爆闪灯、交通标志等设施,让车辆有序地出入社区。
东坑社区党支部书记洪德薯说,今年以来社区就建设了4条减速带、3个广角镜、3个爆闪灯以及3套监控等。除了硬件配套,社区于2016年年初就组建了一支由6名志愿者组成的交通安全劝导队,每天不定期在社区内巡逻,一旦发现违规停车、没戴安全帽、超载等现象,便立即劝导。
“这支志愿者队伍让社区交通变得更有序,这在胡萝卜收成季节就可以明显感觉得出来。”洪德薯说,西岩公路沿线有五六个社区,都种植胡萝卜,每年农历十二月至来年农历三月是胡萝卜的收成季,经常有大挂车从西岩路经过东坑社区驶入翔安大道。
“这些大车师傅为了装胡萝卜或吃饭,随意将车子停在路边,导致交通堵塞,有时候一堵就是一个小时。”洪德薯说,自从有了志愿者的巡逻,一旦发现有大车停在路边,就会马上引导司机把车停到空地上。有时候司机没有在车上留下电话号码,志愿者就到处寻找,直到找到人将车移走。有了志愿者的疏导,即使在胡萝卜收成时节,社区内也没有发生过交通堵塞的情况。
舫阳社区
义务劝导队入户模排
建立专门的信息档案
舫阳社区位于翔安区马巷镇东部,北接324国道,南连琼水线,美上路从社区中间穿过,每天穿行于社区的车辆络绎不绝。为避免重型车辆抄近道进入社区,造成安全隐患,2017年初社区改建了两座老旧石拱桥,并设置限高架、限重警示牌、减速带等交通安全设施,有力地保障了社区居民出行安全问题。
除了硬件方面的投入,2017年社区组建了一支交通安全义务劝导队。8名队员均经过交警部门专业培训,主要负责基础信息摸排、交通安全宣传、交通秩序维护、交通违法劝导、接受居民交通法律咨询等工作。
成立交通安全义务劝导队后,社区加强源头管理,义务劝导队员入户摸排。以摩托车为例,队员入户后会对车主是否有驾驶证、车辆有否挂牌、年检、投保等进行摸排,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专门的台账,在一段时间后逐一落实,督促车主整改。
不仅如此,社区还针对机动车驾驶员、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集中宣传各项交通法规,包括开车不喝酒、遵守限速规定、驾乘摩托车戴头盔、不乘坐有安全隐患的车辆等。同时,利用社区书院开展交通安全专题专栏讲座和知识竞赛、联合学校举办交通安全文艺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在全社区营造文明出行的氛围。据了解,目前舫阳社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率已经达到90%以上。
原文标题:交通秩序好不好 收成季最为明显
原文链接:http://epaper.xmnn.cn/xmwb/20180703/201807/t20180703_5196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