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停车开关门事故
司机被告上法庭
或将赔偿11万元
受伤孕妈痛失三胎宝宝
........
上月底
这起颇具争议的纠纷案
在海沧法院开庭
“最强大脑”——智慧法庭再发力
上演海沧版“法庭风云”
事发“祸”起车门
2017年8月23日,小王驾在海沧某路段停车,开关车门时,碰撞小沈驾驶的摩托车。小沈受伤,被120送入厦门市海沧医院,小王负事故全部责任。
事故发生后的几天,小沈在医院检查出已怀孕6周。但此前小沈因交通事故的伤情,做了CT及X光检查,并服用了孕妇禁用药。最后,小沈选择终止妊娠。
小沈因交通事故流产遭受身体创伤外,两夫妻也因失去胎儿而遭受沉重精神打击。
2018年1月15日,小沈夫妇起诉至海沧法院:被告某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赔偿原告小沈6万,赔偿原告小沈丈夫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合计11万元。
司机小王则认为,这通事故没有直接导致小沈流产,是她自己选择流产。某保险公司称,事故仅造成小沈软组织受伤,并没有伤及子宫。小沈的流产与事故并无直接关系,某保险公司并不接受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原、被告双方各执一词,案件焦点问题重重:小王是否与小沈流产有因果关系?若有关系,小王需担负的责任比例是多少?
“最强大脑”发力
2018年5月29日,海沧法院使用智慧庭审系统,对小沈这起纠纷案进行开庭审理。
在颇具争议的纠纷案中,海沧法院的“最强大脑”——智慧庭法庭帮了大忙!
智慧法庭
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集语音识别、智能控制、庭审直播、庭审管理、信息公开五大功能于一体。
自今年5月开始,海沧法院启用智慧庭审系统审理案件,海沧法院也是厦门市最先实现智慧法庭投用的法院。
原告小沈夫妻与被告小王、某保险公司,在法庭上再次对去年发生的事故进行的陈述与辩证。双方大量的发言,都通过语音识别系统实时转换成文字并存储。
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是智慧法庭的一大亮点。它可以让当事人双方在庭审、合议过程中直观地看到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庭审结束以后可以现场签署笔录,就不要再跑一次法院。
双方的举证,也能通过庭上的每台电脑,显示在当事人、法官、陪审员等人面前。
海沧法院智慧法庭提升办案智能化水平,减轻办案人员事务性工作负担,大大提高了审理效率。小沈的案件,在近一小时的庭审后结束。
随后,海沧法院通过合议庭语音识别系统,召开合议。针对焦点问题听取人民陪审员意见,并将择期对本案进行宣判。
智慧法庭有“神功”
语音识别、一键开庭、远程庭审.....海沧法院率先打造的现代科技感智慧法庭,让庭审多了“顺风耳”、“千里眼”等“神功”。
1“顺风耳”
庭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给计算机系统安装上“耳朵”。在庭审过程中将法官、被告、原告、辩护律师、证人等各个角色所说的每一句话实时转换成文字并进行存储。
同时,支持提取电子卷宗基础信息,对转录文字进行实时编辑、庭审角色自动区分、笔录订正及关键词搜索等功能。
2“千里眼”
海沧法院的智慧法庭,黑科技加持,给案件审理安上了“千里眼”,能看得更远,也让司法更透明。
庭审直播系统的运用,能将庭审画面通过庭外LED屏幕、互联网平台及手机客户端进行直播。
开庭前书记员在庭审直播系统中案件信息整理,开庭时,由系统自动对庭审案件进行直播。
远程庭审系统,通过网络把法庭与监狱(或看守所)连接起来进行案件审理,可以实现远程开庭、异地举证及实时音视频同步显示等功能。当事人不出现在法庭,也能审理!
网络图
3“千手神通”
传统的开庭,要开灯、要开所有话筒和空调,忙坏了工作人员。有了法庭桌面智能控制系统,就不用麻烦了,一键就搞定!
法庭桌面智能控制系统,将法庭上的硬件操作集为一体:书记员通过座位上的智能控制面板,可实现法庭的一键开、闭庭功能,控制庭内空调、灯光等所有设备。
4“传音神功”
法庭外的一大块液晶屏幕,就是智慧法庭中的信息公告与发布系统了。
它可有“传音神功”,可实时同步案件开庭状态,自动显示正在庭审案件的庭审数据和庭审实时视频,滚动显示当日排期预告信息。
另外,还有“排号通知”的功能,可进行语音播报,呼叫当事人入场。
在司法监督和便民服务上,海沧法院的智慧法庭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和作用。
海沧法院高度重视智慧法院、智慧法庭建设工作。接下来,海沧法院将陆续对其余的法庭进行升级改造,争取早日实现法庭全面智能化。
看完海沧法院的“黑科技”
是不是又涨知识了?
跟着海沧君
什么“黑科技”都不会错过!
来源:今日海沧
图片/资料: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