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传统非遗表演“大比拼” 海沧举办保生大帝圣驾巡安文化节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厦门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5月13日讯 据厦门网报道 蜈蚣阁、火鼎公婆、拍胸舞……传统非遗表演上演了一场“大比拼”。5月26日,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圣驾巡安文化节在厦门海沧三都瑞青宫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30多个表演方阵、上万名信众汇聚一堂,让整个海沧热闹非凡。

今年的文化节阵容强大,除了有火鼎公婆、拍胸舞、蜈蚣阁、杂技龙队以及融合各种剧种音乐精髓的天子传音等闽南传统非遗或者民俗表演外,广东铜锣鼓、布袋马、汕头蜈蚣舞等难得一见的外省非遗项目,也作为特邀团队前来助阵。作为瑞青宫特有的(乩童)腮部穿剑民俗特技表演扣人心弦。



  除了来自台湾地区的信众外,今年的文化节还吸引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信众组团参加,金门县原县长李炷烽等人也到场共襄盛事。

  值得一提的是,海沧区三都蜈蚣阁传习中心同时揭牌成立。三都瑞青宫将作为蜈蚣阁一个传习点开展有关传习活动。据介绍,三都瑞青宫还将结合厦门目前正在打造的沧江古镇项目,规划建设一个包含文艺民俗表演区、蜈蚣阁传习中心、多媒体展览室、戏台赏荷区等在内的文化园区。


  “蜈蚣阁是海沧独具特色的民间游艺活动,也是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海沧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瑞青宫对蜈蚣阁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每年的文化节,附近居民都要制作几十节的蜈蚣阁,用最原始的人工扛抬方式绕境巡安。与往年龙头龙尾的蜈蚣阁造型有所不同,今年由瑞青宫特别制作的蜈蚣阁则是蜈蚣头尾,是真正的“蜈蚣阁”。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洪卜仁称,瑞青宫历史悠久,传承文化的同时还联系着两岸民众的感情。“自明代末年以来,海沧大量的林氏裔孙迁徙到台湾,并在台湾建立了多处瑞青宫保生大帝分灵庙。”洪卜仁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一批的台湾香客前来瑞青宫祈求平安,宫庙内还保存着他们赠送的花瓶、书籍以及书法作品。”

原文标题:传统非遗表演“大比拼”   海沧举办保生大帝圣驾巡安文化节

原文链接:http://news.xmnn.cn/xmnn/2018/05/27/100368758.shtml

相关新闻
海沧三都瑞青宫举办保生大帝巡安文化节

台海网5月27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火鼎公婆、拍胸舞、蜈蚣阁、杂技龙队……昨天上午,来自海峡两岸的30多个表演方阵、上万名信众汇聚海沧三都瑞青宫,庆祝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圣驾巡安文化节。  今年的文化节还吸引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信众组团参加。开幕式现场,厦门市海沧区三都蜈蚣阁传习中心同时揭牌,今后三都瑞青宫将作为蜈蚣阁的一个传习点开展有关传习...

不得了!看过凌晨4点的海沧,12岁少年变成了......

天心岛小学六年级的张祥毅 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天 准确地说 是不平凡的3个小时 第一次早上4点就起床 而且 他还变了一个身份...... 我叫张祥毅,今年12岁,是天心岛小学六年三班的学生。闹钟响了,真不想起床.....四点钟,我可不想看凌晨四点的厦门,可是,今天不得不起床了,因为我有...

两岸上万信众共祭保生大帝

台海网5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吴晓平)一根铁钎,穿腮而过不留血迹;光着脚丫,从烧得滚烫的炭堆上踩过,不被烫伤。如此扣人心弦的民俗特技表演,昨天在海沧上演。   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圣驾巡安文化节,昨天在厦门海沧三都瑞青宫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30多个表演方阵、上万名信众汇聚一堂。   今年的文化节阵容强大,除了有火鼎公婆、拍胸舞、蜈蚣阁、杂...

两岸万名信众厦门共祭保生大帝

台海网5月27日讯 据新华社报道 26日,两岸近30个表演方阵、上万名信众汇聚厦门,共同参加厦门海沧沧江三都瑞青宫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圣驾巡安文化节。   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的沧江三都瑞青宫供奉着厦门唯一一尊棕色脸保生大帝。清朝时,不少当地民众漂洋过海到台湾,随之请去了瑞青宫保生大帝的香火,令瑞青宫成为不少台湾保生大帝宫庙的祖庙。   在今年的巡安活动...

厦门海沧瑞青宫举办保生大帝圣驾巡安文化节

台海网5月26日讯 (本网记者 海霖 摄影 吴晓平)26日上午,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圣驾巡安文化节在厦门海沧三都瑞青宫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30多个表演方阵、上万名信众汇聚一堂,共祭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原名吴夲,民间也称吴真人、大道公等,宋代人,生于漳州龙海白礁,羽化于厦门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