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4月2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张惠玲 见习记者 陈荣兴 通讯员 陈佳清 文/图)“累一点,辛苦一点,我们都不怕,只要群众理解我们、支持我们,就很满足了。”这,是翔安内厝镇征拆干部的真心话。
福厦高铁、机场高速路北段——如今时刻被内厝镇干部惦记在心头的这两个省市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这两个省重点项目,总征地面积2200亩,涉及内厝镇11个村(场),不仅成了摆在其案头的一项最重要的中心工作,而且几乎串联起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开拓进取,勇争一流!在聚力征迁攻坚中,内厝镇广大征迁党员干部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担当尽责,奋勇争先,冲锋在前,为项目实质性交地提供坚实的保障。
抓住时机 用情征心
“一个月交地1000亩,两个月完成‘两高’征地任务!”这是内厝镇召开的“两高”项目攻坚季动员部署会上传出的,内厝全镇各个工作组迎难而上,赢得先机取得主动权,“比学赶超 建功一线”的攻坚战活动在内厝镇全面展开。
墓穴处理,一直以来被公认为征地的“老大难”,而“两高”在内厝的延伸,绕不开的也是墓穴。为了能让重点项目顺利建设,翔安区内厝镇抓住清明节前移风易俗推动墓穴迁移的好时机,进村入户,解决了一批项目坟墓迁移工作。
谈起坟墓迁移工作中的辛酸苦辣,前垵村村主任孙海龙体会颇深。“整个山头杂草丛生,找一条上山的路有时都不容易,很多工作人员在陪同墓主确定坟墓时都被树枝划伤了。”孙海龙说,前垵村由八个自然村组成的一个村委会,人口约4000人,“两高”线路从村中经过,此次征地300多亩,所影响到又要拆迁的村庄就有六个。有些工作人员甚至在参与坟墓、龙眼树丈量工作中不慎扭伤脚,但仍坚持完成工作。
“机场高速路北段从村里经过,要动到我们家两座坟墓,不瞒你说,一开始我不想支持,毕竟是先人的坟墓,闽南人又很注重这方面民俗。”黄厝村村民黄先生说,后来,镇村干部等不厌其烦地上门跟他泡茶,分析重大项目的意义及给村里、镇里带来的变化。“镇包村领导朱更增常说一句话,一旦我们拖后腿,也是在给子孙后代拖后腿,我们觉得在理。”村民黄先生说。
“肯定会遇到暂时不理解的村民,但多点耐心,多上门几次,他们总能理解。”孙海龙说,由于前期工作细致而得到了村民的理解与配合。在今年清明节期间坟墓迁移也完成了90%左右。
五方共联 攻坚克难
撸起袖子加油干,紧接地气合力干。
内厝镇实施“三到底,五协同”工作法,融入“两高”征拆的全过程,即“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片诚心帮到底,一支队伍抓到底,区、镇、村、业主、施工队“五方共联”,方案共商、标准共定、民生共谋、项目共促,强化联动,提升整体合力。
拿着图纸,拉着皮尺……这两天,内厝干部手机里的“鸿渐春晓·征情在线”微信工作群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照片,荆棘丛生的灌木丛中,鸿山村征迁工作人员们带领着村民清点地上物。
自内厝镇该镇“两高”征拆工作开展以来,内厝的包片领导、包村干部、村小组长一直身体力行,丝毫不敢松懈。
内厝镇干部邱建东已经连续两个多月没有与家人一块过周末了,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村里。这不,到了饭点,他又抓紧时间和镇工作组、村两委的工作人员抓紧开碰头会,就征拆工作中遇到的疑问和难点,进行探讨研究。
邱建东说,这段时间以来,鸿山村两委、涉及征地小组、老人协会夜以继日,投入紧张的征地工作当中。他们挨家入户,宣传征地政策,带头迁移坟墓,动员村民清点地上物,带动村民积极响应。他们当中好几个人有的偶染肠胃炎、有的严重感冒,但没有一人因病停下奋战的脚步。
鸿山村村书记陈文跃前一段时间就严重感冒了,但他一直坚守岗位,纵然身体疲惫,但他仍舍弃午休的时间走村入户,工作一点都没有落下。
据了解,在内厝干部的努力下,截至目前,机场高速路北段交地1106亩;福厦高铁签订协议交地300余亩;“两高”项目共迁移坟墓1400余座。接下来,内厝镇将继续攻坚突破,助力重点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