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湖里打造文化产业“孵化地” “大咖”聚厦畅谈IP经济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月19日讯(本网记者 刘彦玫)从IP化全面发展的2017年,到迎来了全IP产业时代的2018年,IP的价值越来越高。那么,在全IP时代,厦门的文化产业该如何运营呢?

1月18日,以“远见·先行”为主题的2018厦门国际影视文化产业交流论坛在厦召开,旨在搭建起厦门与全国影视产业交流的平台,促进产业发展机会对接与落地。

本次论坛在厦门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中共湖里区委宣传部、湖里区文体出版旅游局、厦门登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老厂房”华丽变身

湖里打造文化产业“孵化地”

厦门作为国际港口自贸区和东南金融中心,拥有活跃的闽商资本,金融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影视文化企业在厦门的落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依托国家政策导向,厦门市政府始终把文化产业作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 着力构建千亿文化产业格局,全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自2016年起,厦门市着力发展影视文化板块,并面向全国乃至国际影视文化企业开展广泛的招商合作 ,并在税收减免、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厦门湖里区作为经济特区的发祥地、自贸区厦门片区的所在地,将2.5平方公里的老厂房规划建设成文创空间。目前已经形成了艺术品和工艺美术行业 、设计行业、文化旅游行业、数字内容与新媒体行业等四大文化产业。辖区内现拥有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7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11家厦门市重点文化 企业。

在此基础上,湖里区为文创产业规划配置了合理的发展空间,把影视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发展领域,出台了支持老厂房改造、引进人才、扶持文艺发展 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努力打造厦门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厦门湖里,是具备后发优势的,把2.5平方公里重工业老厂房改造成文创园区,且是在空间有限的岛内中心城区,这是很少见的,未来可以通过重点项目的落地带动整个园区建设,进而推动湖里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马文辉等专家则认为,文化产业要发展,特色传统文化就要活起来,从而助力区域文化产业链生成。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相关新闻
漳州市谷文昌文化研究院成立 拓展党性延伸教育

台海网1月18日讯 据漳州新闻网报道,18日上午,漳州市谷文昌文化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在漳州宾馆举行。市政协副主席杨胜华和市诚信促进会会长、谷文昌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巩玉闽为研究院成立揭牌,市有关部门领导、相关研究专家学者等40多人到场见证。 据了解,漳州市谷文昌文化研究院是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登记的红色文化研究教育机构。研究院以“接地气、创特色”...

2017中国经济实现两个首次 官方回应地方GDP不准确等热点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19日电(记者 李金磊)国家统计局18日晒出了非常抢眼的2017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中国经济实现了两个重要的“首次”:GDP增速自2011年来首次回升;GDP总量首次突破80万亿元大关。在当天举行的发布会上,统计局还回应了 “少数地方GDP挤水分”“治理污染会否影响...

超预期“成绩单”传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信号

6.9%的增速、1.6%的通胀、超过1300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18日公布的2017年中国经济“年报”,向世界亮出一份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的成绩单。 新华社发 大巢制图 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总量不仅首次突破80万亿元大关,更在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上蹄疾步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