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新期待】
社区书院建设迎来发展新机遇
“重新走进学堂的感觉太好了,连生活都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在金安社区,居民葛大爷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参加社区书院课程的收获体验,他的脸上写着满满的自豪。
的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社区书院发展的奋斗目标――在湖里区看来,只有牢记书院建设的初心,以群众需要为导向,才能确保书院建设保持生命力。为此,他们通过制定、落实“1+5”工作机制,进一步把住方向、整合资源、规范管理、提供保障、激发热情,呼应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盼。
近年来,湖里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创新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社区书院建设仅仅停留在标准化建设的初级阶段,不寻求突破与创新,必然跟不上全区的发展。因此,建立一整套涉及书院“建、管、用、育”一体化的机制势在必行,这样才能指导社区书院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更重要的是,制定社区书院“1+5”机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要求的生动实践,将向更高层次推动社区书院真正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舞台、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的新载体。
【制定新机制】
全区总动员为书院建设献智出力
“湖里区社区书院建设制度汇编”只有二十多页,却干货满满,里面详细记录着“1+5”工作机制的产生过程与丰富内涵,更凝聚着二十多个街道、社区以及相关部门的智慧与力量。
记者了解到,“1+5”工作机制包括1个综合指导意见和涵盖党建引领、融合发展、规范管理、运行保障、正向激励等5个方面的实施意见。指导意见是总指导纲领,从较为全面、宏观的角度对书院发展提出了基本方向要求,而5份实施意见则从不同角度对书院建设的要求进行具体明确与规范。简单而言,“1”是基础、总纲,“5”是细化、是延伸,6份文件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形成了一套具有湖里特色的社区书院建设完整体系。
而在制定过程中,为了让“1+5”机制更加接地气、更符合需求,湖里区整合力量总动员――5个街道的分管领导、多个社区的主官等共同参与了文件的起草与制定,并邀请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文体局、区人社局等相关部门作为指导单位参与文件的拟定。
这份分量十足的机制方案,凝聚了太多人的智慧与心血。初稿形成后,湖里区文明办组织召开了7次碰头会,研究、修改文件内容,并进一步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更值得一提的是,市文明办还于去年11月上旬征求了全市各区文明办主任、社区书院代表的意见,最终于去年年底正式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