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前来助力支持
首版手绘地图制作完成后,郑奇和郑一鸣将其免费赠送给游客,虽然地图印得不多,但也让不少游客记住了大嶝。“后来,地图慢慢得到了政府关注,政府鼓励我们制作第二版手绘地图。”
这样的消息让兄弟俩很是欣喜,这次,他们更加用心。“大概是去年5月份,第二版手绘地图《旅游在大嶝》印刷完成。”相较于首版,第二版手绘地图更加精致。
郑奇说,此次他们拉来了老乡———会画图的“90后”谢超伟。白天,谢超伟和团队商讨地图结构布局,晚上拿起画笔,通宵达旦地画。
“首版地图毕竟是第一次做,有些粗糙,第二次就不能含糊了。”郑奇说,在丈量大嶝岛的任务上,他也有了新搭档———老乡江晓,他们踏遍了大嶝每一寸土地,对每个建筑物、景点进行尽量精准的定位;他们访问当地居民、电瓶车司机和文史专家,用笔触记录下大嶝的点点滴滴。
地图承载着情感记忆
“小时候我们经常听老人们讲古,关于金门县政府的文书楼、九架古厝等,这些情感记忆也都反映在这张手绘地图上。”郑奇说,每次看它,就会想起儿时村中的老人讲起的故事。
细看手绘地图上的文字,不同于严谨风格的说明文字,更多的是这群小伙记忆中大嶝的点点滴滴。“有些地方画上去之前还不是景点,网上都找不到文字资料,我们就到处请教老人和民俗专家,地图上的文字都是自己写的。”郑一鸣说,他希望游客能拿着这份描绘着当地风物的特色地图,循着图上的标识,在陌生的景物中探寻富有文化气息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