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7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集美是台商投资区、机械工业集中区所在地,工业基础雄厚。新时代下,工业不仅要增长,还要稳中提质,才能赢得未来。
今年以来,集美区传统产业加速升级。以创新为驱动,高新技术企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增加――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1亿元,增长10%;工业利润增长34.3%,高出全市5.4个百分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77.5%,高出全市6个百分点,“集美制造”焕发出新活力。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软件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态势强劲,全域旅游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领跑全市。人才要素支撑不断强化,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70人,新增2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基金积聚效应凸显,引进128家股权投资类企业,注册资本91.4亿元;区产业引导基金累计投资45个项目,撬动57.7亿元社会资本,参股子基金数量及规模全市第一。
城市品质日益提升
厦门会晤期间,高颜值高素质的集美学村、集美新城、杏林湾等美景进入全球视野,获得中外游客点赞。
这得益于集美区“六线六片”环境整治与市容提升工作的开展――绿化提升320万平方米,立面改造967栋房屋。此外,“两违”治理工作持续高压推进,厦门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三大桥头片区整治后景观焕然一新,总长22公里的铁路沿线周边“两违”全部拆除,城市面貌显著提升。
城市配套日趋完善。预计全年投入超200亿元,推进集美新城161个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及产业项目建设。马銮湾新城规划修编入库,集美动漫小镇入选省级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录。同集路、集灌路、杏滨路等“两环八射”城市快速路网完成改造;杏滨小学地下停车场建成,宁宝公园等公共停车项目加快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显著
骑行在环湖步道,欣赏湖光山色。这样的美好生活,在集美就可享有。今年,集美区全面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打造升级版“河长制”――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猪退养、农村污水纳网处理等纳入管理,许溪、田李溪等流域生态显著改善。
此外,55个分散式污水治理工程建成投用,138个自然村实现污水集中纳管,日东湖生态修复工程成为全省黑臭水体整治成功案例,水环境明显提升。投入近9000万元治理大气污染,空气质量突飞猛进。
集美区还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在57个小区和7个行政村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建成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56.4%。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会上,一组数字引起人大代表们的关注――2017年,集美区全年民生支出42.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1%。这凸显了集美区政府强化社会保障、改善民生福祉的决心和执行力。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作为著名文教区的集美在该领域下大力气,今年新改扩建中小学2所,新开办3所公办幼儿园,与中科院合作创办的诚毅幼儿园已开办,新增中小学学位2070个、幼儿园学位990个,并高分通过全国中小学生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县(区)省级验收。
医疗和养老问题也备受集美区重视。2017年,集美获评省计生工作创新奖,市妇幼保健院集美分院、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新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30%,集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全国百强。大力开展社区信息化助老服务试点,在34个社区实施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11家农村幸福院投入运营。
突出均衡兜底,集美区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发展村居集体发展项目,西亭人才公寓、三李城商业中心等集体发展项目开工,完成溪西村项目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