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
缓解“停车难” 利用闲置用地新增停车位
这么办
●利用空地、边角地、闲置土地和存量建设用地,增加停车位
●借助“错时开放”“智慧停车”等系统,盘活停车位实现共享
12月13日17时30分许,王先生在莲坂西小区新建的停车位徘徊多时。“我担心早上被人堵在这,耽误送小孩上学。”近年来,随着市民购车数量的增长,停车难等现象越来越多。停车的问题,渐渐被居民用来判断居住环境好坏的一个标准。
据排查,思明区机动车保有量约34.7万辆,现有停车场1200个,总车位数17.92万个。停车位缺口较大,其中,住宅区内停车场494个,停车位7.57万个,人均0.076位,远低于国内外城市中心城区人均标准(0.15位)。
为此,今年思明区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已将停车场项目列入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重要内容,并提出到2020年新增6000个停车位的任务目标。今年,通过项目建设和整合资源,思明区辖内实际新增停车位4428个,其中,包括结合海洋新村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合理配置661个停车位。
明年,思明区将加快跟踪落实,持续推进老旧停车场提升改造项目;积极推动空地、边角地临时停车设施建设,大力利用闲置集体用地或存量建设用地建设临时公共停车设施。据了解,目前已生成东浦路广景花园、前埔工业园61号、市民立二小、会展南小学、后江小学、洪文、岭兜“金包金”等项目,预计将新增约2000个停车位。
值得期待的是,最近,思明区正在积极推动学校、医院等机关企事业单位现有闲置停车资源对外开放,采用“错时开放”等方式,提高利用率。目前,市民立二小122个停车位正与鼓浪屿旅游集团对接商谈错时对外开放协议。“在保证人车分流的情况下,利用夜间等单位不用的时段,错时开放。”参与“智能停车”系统建设的工作人员介绍。
未来,思明区有望打造一个“智能停车”系统。在这个系统上,不仅能够实时看到路边、停车场、附近事业单位开放的停车位,还能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在线缴费。而且,通过“地磁”等技术手段,该系统还能有效避免乱收费、不文明停车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