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针对量化考评中的难点即“安排涉罪未成年人进入管护帮教基地”的问题,转变思路,采用先由涉案未成年人自主就业、再与企业签订帮教协议的模式,实现尊重未成年人意愿和确保帮教效果的双赢。目前通过该种模式已安排5名犯罪嫌疑人进入企业工作。
针对部分涉案未成年人家庭监管缺位的问题,开始尝试引入亲职教育,让当事人的家庭成员也深度参与帮教工作。目前已向5名未成年人家长开展亲职教育,推动建立了良性的家庭帮教模式。
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被害人、最大限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同安区检察院通过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方面的一系列探索,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执法工作满意率,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今年,同安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科获评2017年厦门青年五四奖章。
做好矛盾纠纷化解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就必须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近年来,同安区检察院高度重视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新思路、新途径,以检调对接促刑事和解、以律师参与接访促矛盾化解、以强化司法救助促权益保障,着力构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长效工作机制。
此前,同安区检察院与该区司法局会签了《关于建立检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积极推进轻微刑事案件刑事和解工作。双方积极协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并针对调解员参与规范化、调解期限、检察院司法局如何引导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等开展研讨,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检调对接机制,以提高检调对接工作效率和针对性。
每搭建一次公平、公正平台,每一次包容、理解的握手言和,都种下了一个社会和谐的因子。同安区检察院针对初、偶、从犯和未成年人案件以及亲友、邻里等之间因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开展诉前调解、释法说理,帮助沟通,努力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3年来,该院运用刑事和解制度办理各类刑事案件24件42人,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同安区检察院连续四届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荣誉称号。
同安区检察院与该区司法局还会签了《关于成立厦门市同安区法律援助中心驻同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站的实施意见》,在该院设立法律工作站。这同样是促矛盾化解的一次探索。
“以前很多矛盾纠纷化解都只能靠做两边的工作,现在有了律师参与,工作开展起来顺利多了。”这是来自同安区检察院一名一线检察官的心声。
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低保户曾某多次到各个部门信访,要求巨额赔偿金。曾某是文盲不懂法,又对相关部门的调解不信任。为此,同安区检察院灵活运用律师参与接访制度,主动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指导其准备申请材料并帮助拟写刑事赔偿申请书,有效推动这起信访案件的妥善化解。
据了解,引入律师参与接访后,同安区检察院专门建立了律师信息库,供信访人自主选择。同时,主动与所在辖区律师事务所沟通,邀请律师事务所律师参与接访,将40余名律师信息录入信息库,信访人可通过预约方式自主选择接访律师,今年以来,共有30人次律师参与接访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