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编写的丛书。
本届文博会现场《家训读本》受到欢迎。
台海网11月7日讯 据海沧周报报道,从明朝月港的勃兴,到颜思齐开台、五大姓氏汇聚槟城,再到台商投资区、自贸试验园区的设立,从古到今,海沧踏准众多风云际会的时代节点,为后人积淀了取之不尽的文化底蕴。
海沧区文化馆就是这座“文化富矿”的主要挖掘者。比如,海沧区文化馆公众号正式推出后,发布的《红砖古厝里的隐秘“江湖”——新垵五祖拳》单篇阅读量近6000次;《海沧非遗:蜈蚣阁》阅读量达4000余次;开办的闽南话免费培训课程报名人数爆满……
而这些仅仅是该馆宣传本土文化的几个缩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下一步,他们的工作将与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并立足海沧实际,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海沧周报》记者 林晓蕾
通讯员 刘丽萍
【多措并举】
大力传承海沧文化
在近日结束的厦门文博会主会场,800本由海沧区文化馆免费赠阅的《家训读本》很快便被市民和参展客商领取一空。这本制作精良、古朴典雅的读本,全都是海沧百姓的家训,字字句句都是前人留下的精华格言。
家住思明区的朱先生是个文化爱好者。在文博会现场,他扫码关注海沧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领了一本《家训读本》回去。“回家细细阅读后,觉得这本读本很好。”朱先生说,后来他特地去海沧区文化馆找工作人员又要了5本。“让亲戚朋友都看看,这些家训都特别有道理,引人深思。”
《家训读本》是海沧区文化馆编纂的最新图书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该馆累计编制图书十余种,赠阅图书万余册。比如,《海沧探幽》《海沧古韵》《海沧盛景》等是推广海沧旅游文化的;《圭屿》和《潮涌海沧》等是反映海沧海丝遗迹的;《海沧耕读》等则是传颂耕读精神的……
除此之外,该馆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桥空间”不定期的沙龙活动等,也丰富了市民尤其是海沧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海沧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沧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我们希望通过编出更多的书籍,同时也通过更多途径让更多的人能了解海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