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宝生物生产线。郑伟明 摄
台海网11月7日讯 据海沧周报报道,日前,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肝病学会(AASLD)年会上,国产首个长效干扰素(派格宾 )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其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治患者的临床研究成果在大会上进行了发布。
派格宾 由海沧的生物医药企业——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历时14年研发成功,是我国首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第三代长效干扰素,获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长期支持。作为中国“高端智造”走出去的代表之一,它的问世打破了国外进口同类产品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
据了解,受创新技术能力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多年来,一些“救命药”掌握在发达国家医药产业巨头手中,因此出现海外治疗、海外代购的现象,患者负担沉重。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的弯道超车,一直是医药科研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为此,特宝生物的精英团队,进行了上游及短效原料工艺开发实验1000多次、长效工艺开发实验700多次。14年磨一剑,终于研发出中国第一支长效干扰素派格宾 。“十三五”期间,特宝生物还将与多个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组携手合作,有望提高慢乙肝临床治愈率。
回顾派格宾 的研发历程,特宝生物副总经理陈方和感慨良多:“健康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基础,这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医疗水平、治疗手段,更需要我们民族医药产业的持续创新。”
从国内首支宫颈癌疫苗到派格宾 的问世,反映出厦门海沧生物医药港具备了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基础和能力。据悉,厦门海沧生物医药港已有十多年的积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创新研发-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体系,具备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假以时日,它将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海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海沧大力培育发展以生物医药为核心的生物与新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海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共有企业293家,2016年实现产值170亿元,同比增长11.5%。园区聚集了生物与新医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61人(占全区高层次人才总量的72%),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等骨干人才近3000人,从业人员1.8万多人,形成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企业骨干研发人才-基础性人才”的生物医药人才梯队,是福建省生物医药专业人才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