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好扬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通正风反腐“最后一公里”——既是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之需,更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保证党的事业壮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起,海沧区纪委监察局在本报开设“清风海沧”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图文并茂地展示该区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中的创新做法和工作成效,让正风反腐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以党的建设新成效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单独访谈农村老党员
查农村党员队伍管理
突查村居的账目管理
基层党支部战斗力强不强?党员纪律意识怎么样?党内监督和党内政治生活落实情况如何?农村党员干部中是否存在“村霸”及家族恶势力情况?……带着这些疑问,新年伊始,海沧区纪委监察局相关领导带队,有针对性地走访了全区4个街道,调研6个村居,随机抽取、单独访谈18名退休村干部或老党员。
为了严管“微权力”,海沧区纪委监察局再推“重磅”举措,着力打造“清风村居”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村居,更用实际行动落实中央纪委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要求。
文/图 本报记者 薄洁
通讯员 陈蕾
用心 调研不走过场
谈纪律、问履职、点问题——通过实地“把脉问诊”的方式,海沧区各街道纪工委书记成了“考生”, 区纪委监察局改变了以往的调研模式,采取不听汇报、不看材料、直接发问的形式,对街道纪工委书记进行连续发问,重在探讨“清风村居”建设的有效办法,将全面从严治党真正延伸到基层。
“没想到是这样的调研模式,很接地气,问题也都很一针见血。”这种接地气的调研模式,也深受各街道纪工委的肯定,一起来想办法、“开处方”,夯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
在与街道纪工委座谈的基础上,区纪委监察局还根据街道实际情况,选取一些典型村居进行实地走访,与村(居)两委、村民小组长共同分析、查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挖掘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案源线索,也是此次走访调研的重要一环。
要做到全面从严,就要在监督管理环节实现分类施策,各个击破。在全区推进“清风村居”建设的同时,海沧区纪委监察局将在基层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有力、工作有亮点的村居,培育“示范点”,树立正面典型,强化示范引领;对于管党治党不力,村居党员违纪违法案件较多的村居,则将被列为“联系点”,由区纪委监察局、街道纪工委直接挂钩联系,指导整改。
讲真 访谈不说空话
“不要只盯着村‘两委’,对村民小组长也要加强监管。小组长权力很大,新的小组长选举出来一定要加强教育培训。”
“在农村开展廉洁教育,形式要活,事例要生动,要‘接地气’!”
“我在村里干了九任‘两委’,我认为,既然当了村干部,就应该一心一意放在为村居、村民谋福利上,也要守住廉洁底线,不要以个人名义参与村居工程建设。”
……
连日来,通过单独访谈退休村干部、农村老党员,让区纪委监察局干部感慨良多,“退休村干部和老党员们句句真言,对很多问题一针见血,也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打开了视野,提供了思路。”与退休村干部、农村老党员“一对一”的访谈,也体现区纪委监察局对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做实做细做深的态度和决心。
记者了解到,加强村“两委”、村民小组长、村(居)纪检组织和农村党员等四支队伍的建设,已被列入今年该局“清风村居”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海沧区纪委监察局还将组织开展“一对好主官”、“勤廉好组长”等系列活动,加大对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等的监督,推进村级干部“微权力”规范运行。
实效 查账不打招呼
“今天,我们跟着区纪委调研组,到你们街道检查村居财务支出管理,请你们配合。”对这种“不打招呼”的检查,街道村财办人员表示确实感到有些突然。
作为此次调研的“自选动作”,在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情况下,区财政局、审计局相关工作人员对街道、村(居)账目随机性检查,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基层财务审批管理情况,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
基层党组织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激活基层党支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农村党员队伍管理,才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拓展延伸、在基层落地生根,才能进一步巩固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唤醒农村党员的纪律意识,提高农村党员的‘存在感’。” 海沧区纪委监察局表示,在全区范围内推进“清风村居”建设,让纪律规矩入脑入心,给“微权力”套上紧箍咒,拉起“警戒线”和“高压线”,将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村居。
【亮点】
评选身边的“一对好主官”
村(居)主官好不好,一起来评分!今年,海沧区在东孚街道率先开展村(居)“一对好主官”活动,激发基层党组织和村(居)领导班子核心作用,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记者从海沧区了解到,作为“清风村居”建设的配套活动,“一对好主官”活动也将在该区全面铺开。
在“一对好主官”活动开展期间,将探索建立“立志+德行+能力+作风”的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围绕基层党建、征地拆迁、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美丽村居等焦点难点问题,通过听讲座、讨论、辩论、交流、调研、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不定期组织村(居)主官进行专业培训。
暗访为主、明查为辅——在日常工作中,将加强对村(居)主官工作情况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并以考核为杠杆,增设主官合作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严格考核,真正选出“有做事、会做事、想做事、做成事”的村(居)好主官。
【特写】
“蚁贪”窝案敲警钟
健全机制是关键
收集民情,听取民意,这种面对面的交谈方式,也让退休村干部、农村老党员直呼“没想到”。得知区纪委监察局调研组的来意后,现居住在海沧渐美村的原海沧镇副镇长李国平顿时打开了话匣子,为“清风村居”出谋划策。
“要有硬的制度来约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李国平入党52年了,在这名老党员看来,强化农村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对农村领导班子尤为重要。海沧囷瑶村发生的村干部“蚁贪”窝案,无疑敲响了警钟,“看到这些年轻村干部的失足,也让人很痛心。”李国平建议,应该健全村务公开机制,让公开机制更加透明,真正强化对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