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团在华美文创园参观一家文创企业。
台海网7月12日讯 (晨报记者 林君)沿着厦门特区发祥地发展轨迹,从特区纪念馆出发,在华美空间感受老旧厂房变身创业园的灵气,在两岸金融中心和湖里高新园感受创新产业的活力,在五缘湾领略高端旅游业的魅力……7月5日,厦门20多名作家组成“凤舞湖里”采风团,深入湖里,感受特区发祥地的经济、社会、民生和城区的变化。
采风团从特区纪念馆出发,出发前举行了简单的启动仪式。厦门市文联副主席林汝勋、厦门市作协主席林丹娅从湖里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潘少銮手中接过采风团大旗,代表采风行动正式启动。
1980年,国务院批准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设立厦门经济特区,从此,湖里区这块特区发祥地,便在特区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敢闯敢拼、勇于奋斗的湖里人,从小小的2.5平方公里出发,书写了一段激情飞扬的历史。如今的湖里,不仅是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进出厦门岛的门户枢纽,还开发建设了象屿保税区、华美文创园、湖里高新技术园、两岸金融中心等一大批园区,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成为特区经济的重要引擎。
为了纪念特区建设35周年,厦门市文联和湖里区委宣传部携手,邀请20多名厦门作家来到湖里,希望通过作家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描绘出湖里的变迁和发展,向更多人展现特区发祥地的特色。
以创意设计为主导的华美文创园,是由湖里早期建设留下的大量工业厂房改造而来的。作家们进入极具复古气息的文创园内,被随处可见的独特设计元素所吸引。林丹娅教授一路举着手机拍照,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华美文创园,深深为这里的文艺气息所吸引。
在湖里高新技术园,由园区管委会、禾山街道等携手倾力打造的创新驿站成为园区企业的大家庭,不仅提供一站式服务,还为企业精心打造了展示平台,同时免费开放给园区企业作为讲座、商谈之地。作家们在创新驿站了感受信息化服务和轻松开放的氛围。“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产业要转型,政府的服务也要转型。创新驿站的打造,说明政府部门的服务已经越来越精准和精细化了,这值得点个赞。”一位作家如是评价。
据悉,接下来作家们将根据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再深入了解并撰文,优秀作品将被结集成稿发表。这20多位作家笔下的创新湖里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