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翔安云头村争做“美丽乡村”典范(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陈成沛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垃圾不落地 市容一等奖

  “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民们感受的最大变化就是村里变漂亮、变整洁了。记者了解到,云头村在历次全市市容考评中成绩均为优秀,去年还获得全市市容考评一等奖。取得成绩不仅靠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村民意识的转变带来的。

  近年来,云头村村干部以治“乱”、治“脏”、治“本”为重点,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得整个云头村的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卫生。在云头村村民中,更是发扬着“垃圾不落地”的美好理念。所谓的“垃圾不落地”,就是垃圾上门收集制度。据悉,云头村配备了垃圾中转站1个,还有9名由村民担任的保洁员,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统一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渐渐地,村民养成“垃圾不落地”的生活习惯。

  建村民书院 传文化传统

  云头村的武举人故居也是“美丽乡村”建设中亮眼的一笔。据悉,在清朝,云头村出了两位武举人:清嘉庆十五年武举第八名陈国兴和清同治九年武举第六名陈河成。这一片古民居建于清嘉庆时期,现存46座,至今保存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座是前中后三落大厝,共99副门窗,可容纳100多人居住。这些古民居屋架为木构造,屋面使用红色仰合瓦,马鞍背、燕尾脊,是典型的闽南传统建筑。

  记者走进陈国兴的故居,里面有一间老书房。据说以前长辈们常带孩子来这祈福中状元,后来这成了村里的私塾。如今,修缮过的古民居仍然是村民读书练字的场所,节假日期间作为孩子们学习的小书房。村里的退休老教师陈重哲、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们也常常在这里教孩子读书练字。通过传统国学、孝道的传承,让更多的孩子见证云头村深厚的传统。

  作为文化遗存,武举人故居深受后人敬仰。云头村还在村委成立云头书院,它是全市首个落户的社区书院。村民们茶余饭后,经常聚集在书院和故居中听课、写字,接收更多广阔的知识,感受文化的熏陶。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吹响八闽乡村振兴时代号角

台海网1月2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昨日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5年来我省农村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对各项工作任务作出安排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谱写...

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台海网1月2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来自漳州市南靖县的赖玉春,是高竹金观音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今年首次当选为省人大代表。从漳州前往福州的动车上,她还在忙着完善自己的议案,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赖玉春说,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从中央吹向基层,再造乡土的热情正在被激发。   农业...

建瓯“厕所革命”点靓美丽乡村 增添关怀与文明

红花绿树映衬下的旅游公厕 完工的旅游公厕毫无违和感地融入树木之中 造型美观的新型公厕 台海网1月24日讯 据闽北日报报道,红花绿树映衬下,蓝色琉璃瓦高高耸起,这座造型别有韵味的建筑不是景点,而是建瓯市房道镇一座即将完工的旅游公厕。20日,笔者看到,这座公厕干净整洁,毫无...

80余位企业家被马云的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打动:怎么参加?

“这个事情好,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1月21日中午,马云公益基金会在三亚召开了一个“马云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沟通会,听完这个教育脱贫项目的介绍,现场80余位国内知名企业家的公益热情被点燃了,他们有的表达了参与意向,有的还提出了建议。   马云在现场向企业家们倡议道,...

加快打造民生幸福典范城区——专访集美区区长何东宁

台海网1月1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新年伊始,集美区区长何东宁给自己布置了一项任务:要尽快拿出治理集美水质的系统方案。为此,他召集有关部门一起研究对策,还专门带队到成都学习“治水”经验。“空气和水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老百姓生活质量的大事,去年在多方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