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红帽”进社区关爱老人。
台海网(微博)6月2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记者 黄阳德 袁晓敏 通讯员 邓春奇 林东荣)“日行一善,功德无量”。在翔安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行善积德,但求无愧于心。“陌生的面孔,熟悉的笑容”是对社工和志愿者最准确的描述。他们是“小红帽”一族,亲力亲为的志愿服务温暖着这座祥和的城区。在翔安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身着红马甲的社工身影,这已成为文明城区的符号。
萍水相逢,不变的是真诚的微笑。一个人的援手,不如一群人协力相助。为探索“社工+义工(志愿者)”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2014年4月,翔安区志愿者联合会与厦门市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翔安站(以下简称“同心社工中心”)联动成立志愿者联合会新店服务站,投入资金6.5万余元。
双管齐下开辟新模式
据了解,同心社工中心是民办社工服务机构,依托同心儿童院开展服务。翔安区志愿者联合会与社工中心建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组建团队、发展需求、规范服务、拓展项目、培训策划等方面专业优势,形成“社工引领义工、义工协助社工”的服务格局。
“成立社工中心以来,我们的社工团队不断壮大。”同心社工中心郭水来说。志愿者联合会与社工中心对外共同举办社区志愿者服务,志愿者联合会负责资源整合、资金保障等;社工中心负责活动方案的策划、志愿者招募协调、现场组织等。此模式启动至今共招募了志愿者400余人,到社区开展大小志愿服务活动100多次,活动效果显著,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与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