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第”民俗活动在农历四月初八拉开序幕,为期三天,主要是为了庆祝当地供奉的“相泼公”神诞。曾林社区老人会的副会长蒋风树先生介绍,曾林蒋姓一族由漳州海澄迁徙而来,与营上、后垵等四地合称五保,于五村中心地带建庙青林岩,供奉保生大帝、妈祖及秦府王爷。传说明末,清源真君化身二小童戏水庙前,乡人便塑像两小童供于庙中,称之为“相泼公”。后五保抽签将神袛分与各乡,曾林得到“相泼公”。因“相泼公是孩子形象,喜欢热闹”,因此每逢其神诞,曾林就会举行“跑第一”活动,说快了就成“跑第”,而后逐渐成为民间体育盛会。
导报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跑第”的参赛者现场随时报名,按年龄相当,组成两组即可赛跑。每组四人,抬着两边用四米长的竹竿缚上个婴儿坐的闽南竹椅轿,听主持人发令,即抬轿竞跑,先到终点拔起旗子为胜。参赛者不限本村人,遇到外村人参赛,本村的要礼让,奖品也优厚。
参加了几十年“跑第”的蒋风树说,早年参赛的都是男孩子骑竹马赛跑,后来扩大到成年人。“跑第”还一度改为骑真马,20世纪50年代初举行过最后一次。由于赛马要求较高,不能普及,且有危险性,就渐渐演变成现在这种形式。慢慢地,女孩、中年妇女也纷纷参赛。因此,“跑第”非常热闹,成为群众性的民间娱乐体育活动,也成了闽南民俗中独一无二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