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打造绿色城区
从翔安隧道驶入翔安大道,车辆便像是游走在一条绿色长廊里。绿,无疑是翔安温馨画卷上的一抹最靓丽的色彩。
如今,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又把“大花园城市战略”,不断融入翔安的发展进程中。该区强力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绿道系统和花园体系,扮绿界边、路边、水边、山边。而在这里不断延伸的绿色版图上,有个“四绿”工程也格外引人注目——今年,他们还将加大投入,完成2690亩的省级造林任务,其中,绿色城市造林200亩、绿色村镇造林350亩、绿色通道造林140亩、绿色屏障修复2000亩。
越来越多的乡镇、村庄,也将打上绿色的标签。翔安区下达的要求是,各镇(街),特别是新圩、马巷、内厝3个镇,必须结合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镇区及周边地块的绿化建设。此外,今年,翔安全区计划新增建设8个“绿色村庄”,从而以点带面,让更广袤的农村地区绿起来。
【元晖这么看】
呼吸
记者 王元晖
有人在紧张时,往往会屏住呼吸。然而,呼吸,真的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吗?
25920次,40000公斤,这是生理学家统计出的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所要呼吸的次数和气体交换量。而现代医学研究则表明,人可以几天不吃不喝,但却一刻也无法离开空气。
由此看来,屏住呼吸,并不是一件痛快的事——做这个动作的人,要么内心紧张,要么故作镇定,要么害怕被人发现,要么就是周边的空气实在太糟了。也对,在臭烘烘的水沟旁,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在雾霾来袭的日子里,不少人不就是捂着鼻子匆匆而过吗?
所以说,生活在翔安是幸运的。走在村庄的小溪旁,没有人需要“屏住呼吸”;踏上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没有人需要“屏住呼吸”;行进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主干道,也没有人需要“屏住呼吸”。
自由地,畅快地,无所顾忌地呼吸,是一种莫大同时也是来之不易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