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加快“三个转型” 建设典范新城(4)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叶鹏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加快社会转型

  以良好环境留住人

  翔安区行政服务中心每天都很热闹,这里达到近百分之百的群众满意率,被外界传为佳话。不久前,该中心新增“多规合一”审批业务受理窗口,利用全市统一的空间信息联动管理和业务协同平台,充分发挥“多规合一”统筹功能,提升审批效能。

  这样的变化,今年还将在翔安更多的领域发生。翔安区深知,要用环境留住人,就一定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建设,使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为了探索创新更多适应新常态的体制机制,翔安区的努力不会停歇。昨天的会议透露,接下来,翔安区将进一步完善抓落实的各项工作机制,更好地破解转型发展、农村改革、社会治理、生态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难题,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他们计划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按照“把农民组织起来”的理念,积极探索创新人均15平方米集体发展用地开发的机制和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曾经偏远落后的农村,正阔步迈向厦门具有典范意义的新城区。这种深层次的转型,给翔安区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出了崭新的课题。翔安区从市委、市政府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中,找出了准确的答案——要打造温馨和谐的美好家园,必须持之以恒地发动老百姓做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加强普法宣传,推进依法治区,被推上了今年翔安区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点滴汗水营造出的,势必是将来翔安遇事找法、办事用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场又一场“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当前也在翔安区的各个层面迅速铺开。如何引导干部加强对经济、科技、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学习研究,更好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切实提高新常态下推进转型发展、做好群众工作、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水平,成了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党的建设,在接下来翔安区的转型发展中同样至关重要——他们将进一步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敢于担当意识、创先争优意识,增强工作的执行力、落实力。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与潮水“赛跑” 深夜出海收割牡蛎 翔安琼头牡蛎正值收成季

■琼头村渔民正在收割牡蛎。   ▲渔船满载而归。   清洗和分离牡蛎。   渔船从挂满牡蛎的竹竿中间驶过。   台海网1月22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慷慨的大海从不吝啬为人类提供美味的食物,这不,经过夏、秋两季海水的滋养,厦门本地肥美的牡蛎已经开始收成并被端上餐桌。20日,...

翔安4项专利项目获厦门市专利奖 翔安获奖数最多一次

台海网1月21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日前,记者从翔安区经信局了解到,翔安4家企业申报的4项专利项目获第六届厦门市专利奖,这也是翔安区在厦门市专利奖上获奖数最多的一次。   此次翔安获奖的4个项目,包括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具体获奖项目为: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用超微磁颗粒分离纯化生物靶物质的方法”获一等奖;麦克奥迪实...

翔安拟新建两条城市次干路 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施工

台海网1月1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网站获悉,翔安大道与324国道交叉口南侧地块拟新建一项市政配套工程――翔安黎安居住区周边市政配套一期工程。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含2条城市次干路、2条城市支路、1处排洪渠以及1座污水泵站等。该项目总投资为7971万元,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施工,目前正在进行环评受理公示。   根据公示文件,拟新建的2条城市次...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