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桃花次第盛开 云头迎最美季节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叶鹏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云头桃花陆续开放,欢迎市民来赏花。

  “三月桃花开,芬芳沁人心”,在一阵阵春雨后,翔安区新圩镇云头村迎来了它一年中最美的一个月份,陆续盛开的桃花,借着“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的春风,将我市东北部这个生态农村,装扮成一个“粉色国度”。

  文/图 厦门网—厦门晚报记者 戴舒静 通讯员 李虎平

  【粉色乡村】

  桃花正陆续开放,市民近期可去赏花

  走在云头村的水泥路上,村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桃花开得可真漂亮”。村内宗祠附近的小桃花林,以及各主要干道上的一棵棵桃树,数量总共有上百棵之多。家住桃花林旁边的村民,令人羡慕,因为桃花林简直就是“最美的后花园”。

  “很漂亮是吧?这几天好多像你这样的人来拍照。”一名住在桃花林边上的村民自豪地对记者说,她家是一栋五层高的漂亮民宅,桃花林就在她家房子的左边,只要天气允许,她们每天都会搬着椅子在桃花林旁泡茶聊天,闻着桃花香,赏着满目的美景。

  采访时,记者遇到一位一身骑行装的退休老人,他拿着手机正拍摄桃花。老人说,他是从同安一路骑行过来的,为的就是看一看云头的桃花。“云头村确实很美,我这次真是不虚此行啊!”老人夸道。

  据云头村的一名村干部介绍,这些桃花都是在去年种下的,去年就已开过一季,但是花朵相对较少,今年这一季预计会比去年多。不过,桃花不是集中在一个时间绽放,而是陆续开花,所以近期一段时间,市民都可去赏桃花。

  【环境提升】

  村里村外通了水泥路,环卫车每天上门收垃圾

■现在云头村基本都通了水泥路,村容村貌得到了巨大提升。

  “红花还须绿叶扶”,在云头桃花争奇斗艳之时,人们不要忘了默默衬托的干净村道、整齐花坛,以及颇有文艺气息的壁画。这些都是云头村去年启动“美丽乡村”一期建设时,对村庄的人居环境做的一次巨大提升。

  “我们云头以前‘脚踩是淡’(闽南话‘湿’的音译),现在‘脚踩是哒’(闽南话‘干’的音译)。”说这话的是嫁到云头十多年的黄大婶,对于云头这几年发生的变化,她深有感触。

  她说,以前云头很落后,村里的路都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脚踩下去就湿了。现在,村里村外基本都通了水泥路,大家出门踩的都是干净平坦的水泥路,鞋子不会湿了。整个云头村的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卫生了,到处是鸟语花香,村庄环境十分宜居。

  云头村变美的步伐并未停止。本月起,云头村就将正式启动垃圾不落地的“垃圾转运”行动,即废除原来的垃圾池,实行每天早晚两次,由环卫车上门搜集垃圾的计划,届时村民听到环卫车声后,就可将垃圾从家中拿出来倾倒。此举将有效消灭垃圾二次污染的情况,进而减少“四害”。  

  【共同建设】

  村民认养花坛 捐出龙眼地种植桃花林

■每个花坛边都立起了村民认养的牌子。

  如果说云头是一副美丽的画卷,那它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是由村民们共同参与绘制的。在“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的指引下,村民们都拿出了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其中。大到村庄的发展思路,小到一个小花坛的养护,都融入了云头人对“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这一战略规划的理解和执行。

  据了解,村里的每一个花坛都有人认养。在云头宗祠前的一个花坛边上,记者看到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我为你健康,你为我护身。认养人:某某某”。

  据了解,认养人均是云头村的村民,他们主动认养花坛,帮忙打理花草。村民们十分尽心,把花坛当成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隔三差五就过来护理花花草草。“这些花坛把我们村打扮得这么漂亮,我们当然要好好爱护它们了。”村民老陈说。

  在村庄需要绿地时,有的村民还把地捐了出来。宗祠附近的那片桃花林,它的“前身”其实是一位村民种植的小龙眼林。村里将这块地规划为桃花林后,该村民十分通情达理,自愿将地交了出来。

  为了铭记参与云头村建设的村民,村里将他们的贡献用图文的方式记录下来,或展示在壁画墙上,或立在他们捐出的土地上。

  【村民自治】

  成立多个自治组织 挑起建设“美丽云头”的重担

  在共同建设美丽云头的“战役”中,为了让全村人能拧成一股绳,云头村民们自发成立了一些自治组织,包括乡贤理事会、老人理事会、妇女之家等,他们分工明确,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为云头村的“美丽事业”添砖加瓦。其中,乡贤理事会和老人理事会发挥的作用最大。

  据介绍,乡贤理事会主要由村中比较有名望的人组成,他们会对云头村的发展规划出谋划策,挑起了建设“美丽云头”的重担。为了学习其他村的成功经验,他们经常利用私人时间,组织前往海沧院前村、长泰山重村等著名生态村庄“取经”。

  近期,他们借鉴院前村的经验,在云头村推出“我家菜园”计划,在村外的一片菜地上,划出一块专门供市民租种的菜园,由村民帮忙管理。这样既能为市民提供绿色生态蔬菜和下田种植的乐趣,还可增加村民的收入。

  今年春节期间,村里一栋古民居失火,村民们不仅自发组织救火,事后还商议每人捐出一点钱,修复古民居。村民们表示,这是家乡的珍贵遗产,要好好保护。

 

相关新闻
与潮水“赛跑” 深夜出海收割牡蛎 翔安琼头牡蛎正值收成季

■琼头村渔民正在收割牡蛎。   ▲渔船满载而归。   清洗和分离牡蛎。   渔船从挂满牡蛎的竹竿中间驶过。   台海网1月22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慷慨的大海从不吝啬为人类提供美味的食物,这不,经过夏、秋两季海水的滋养,厦门本地肥美的牡蛎已经开始收成并被端上餐桌。20日,...

翔安4项专利项目获厦门市专利奖 翔安获奖数最多一次

台海网1月21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日前,记者从翔安区经信局了解到,翔安4家企业申报的4项专利项目获第六届厦门市专利奖,这也是翔安区在厦门市专利奖上获奖数最多的一次。   此次翔安获奖的4个项目,包括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具体获奖项目为: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用超微磁颗粒分离纯化生物靶物质的方法”获一等奖;麦克奥迪实...

翔安拟新建两条城市次干路 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施工

台海网1月1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网站获悉,翔安大道与324国道交叉口南侧地块拟新建一项市政配套工程――翔安黎安居住区周边市政配套一期工程。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含2条城市次干路、2条城市支路、1处排洪渠以及1座污水泵站等。该项目总投资为7971万元,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施工,目前正在进行环评受理公示。   根据公示文件,拟新建的2条城市次...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