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院士专家再聚首 五院发展新跨越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兰文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在林乌拉教授带领下,医院开展心脏换瓣、法氏四联症等高难度手术。

  

  钟世镇院士做主题演讲。

  

  精神科专家范瑛博士为患者做心理诊疗。

  

  举办春节文艺汇演,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鼓励医生开通微信,早交班前妇产科专家张金香主任做微信问题点评。

  

  脊柱外科专家陆凌云博士正在进行病案分析。

  

  我国著名的手外科专家张高孟教授正在带教查房。

  

  护士细心呵护新生儿。

  本版文/厦门网—厦门晚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黄彩虹

  3月12日,是厦门市第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民分院)晋级三级综合医院两周年纪念日。

  回首过去,硕果累累。第五医院在承担翔安区最主要医疗保障任务的同时,在医、教、研及满意度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医疗技术进步和服务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院士专家加盟,引才工作显成效;构建完整教学链,教学创佳绩;注重人文建设,综合满意度大幅提升。

  展望未来,再创佳绩。南丁格尔说:“要使千差万别的病人达到治疗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本身就是最精细的艺术”。作为厦门市最年轻的三级综合医院,第五医院秉持“大爱济世、以爱行医”的从医理念,倡导“做有人情味的医者”,融入“爱的元素”关心患者。第五医院将珍惜百姓口碑,坚持以人为本促发展,让患者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

  【院长访谈】

  

  黄继义院长

  努力打造

    人文关爱型医院

  一个百姓喜欢的医院,除了要有高超的技术、优良的设备、温馨的环境,更需要医院内有一批医德高尚、乐于助人的医务工作者。

  早在一年前,第五医院就提出了打造人文关爱型医院的发展方向。人文关爱,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关爱职工;二是关爱患者。关爱职工,才能让职工安于本职、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在工作中才能做到互帮互助,努力救治、呵护每一个患者。关爱患者,就是既要关心患者的生理健康,也要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其实,90%的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从某种意义上说,不需要高精尖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只要规范行医、严谨用药,都能药到病除。而疾病的产生、发展,都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除了关注患者生理方面的问题,还要关心其心理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真正感受到医院的温暖,彻底地治愈疾病。

  近年来,五院的医、教、研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离不开名医专家的加盟。这些名医专家的加盟更多是冲着五院温馨的医疗工作环境而来的,医院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感到满意。他们的加入,让医院的医、教、研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更好地服务于百姓。

  近年来,五院的门急诊量、手术台次数、住院病人数也都在逐年增加,这表明了医院通过医、教、研的发展和人文关爱建设的投入,让患者感受到了医院的进步,让百姓的健康有了更好的保障。将来,医院将进一步加快医、教、研发展步伐,继续开展人文关爱建设,朝着三级甲等医院的目标而努力,争取把医院打造成政府满意、百姓放心的人文关爱型医院。

  昨日是厦门市第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民分院)晋级三级综合医院两周年纪念日,该院再次邀请了医学顾问——我国著名的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钟世镇院士和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黄文华院长到院举办第二届“院士论坛”。

  论坛上,钟世镇院士为在场的医生带来了一场《当学科带头人的点滴体会》的学术讲座。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的人生阅历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从医、搞科研、做管理的宝贵经验。市第五医院的陈医生告诉记者,能够这样近距离和大师“接触”,这对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黄文华院长演讲的主题则是《院校联合推动学科发展》。据了解,近年来,市第五医院十分重视医务人员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此推动医院医、教、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1

  高端人才加盟 实现跨越发展

  去年,聘请钟世镇院士、黄文华院长担任医学顾问助力医院发展之外,市第五医院还柔性引进了我国著名的手外科专家张高孟教授、我省著名的心外科专家林乌拉教授。同时,该院还引进了一批医学专家、医学博士,有脊柱外科专家陆凌云博士、儿科专家姜敏博士、精神科专家范瑛博士、肿瘤内科专家吴丹博士等,这些专家、博士大部分来自“985”和“211”全国重点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以及海归博士后。

  众多医疗人才的加盟,推动了市第五医院各学科实现飞跃式的发展。目前,该院建有市一级的“两个基地、两个中心”——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救治基地、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临床基地、厦门市泌尿中心同民分中心、厦门市肿瘤中心同民分中心,区域优势专科7个,重点专科8个,广泛开展各种微创手术,能够开展心脏搭桥、换瓣、断肢(指)再植、肝癌TACE、冠脉造影等各种高难度诊疗技术,能够满足患者的各种诊疗需求。

  2

  育人再传佳绩 科研教学并长

  去年年底,市第五医院教学工作再传佳绩——该院负责规培的厦门医高专2013届临床医学专业订单定向班毕业的48名学生,在经过一年的考前临床规范化医学知识及技能培训后,参加2014年度全国临床医学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临床技能操作通过率100%,理论考试通过率98%。据了解,历年全国临床医学执业助理医师理论考试通过率仅为25%,单个学校最高通过率为56%,五院98%的通过率创下新纪录,位居全国第一。

  据介绍,目前市第五医院不仅是山东泰山医学院、厦大医学院、厦门医高专、泉州医高专等多所医学高等院校的临床教学见习、实习基地,承担着成建制的专科班及本科班的教学任务,还与山东泰山医学院联合举办了在职硕士研究生班,致力于在职医生的培养。目前厦门及周边地区各大医院共有40余名在职临床医生参加了该学习班。同时,率先在省内成立福建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医疗服务实践基地,携手博士生在医院开展专题学术讲座、科研、教学及各项临床诊疗活动等,推动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如今市第五医院已形成包括医疗专业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临床教学与见习、实习活动在内的教学链,推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实现教学互长的目的。在院士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该院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去年,该院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全院发表论文(含SCI)100余篇。

  3

  倡导“以爱行医” 融入“爱的元素”

  市第五医院举办院士沙龙,是为了加强医务人员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为了通过院士专家的人生阅历解读,向全体医务人员倡导“大爱济世、以爱行医”的从医理念,激发他们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市第五医院院长黄继义告诉记者,只有医务人员从内心深处迸发出真爱,才能真正做好医疗服务,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其实,90%的疾病是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医务人员只要本着认真、严谨、规范行医的态度,积极救治,从疾病治疗本身来说,治愈这些疾病难度并不大。这些疾病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创伤,若能在治疗中给予爱的关怀,疾病的治愈将更为彻底。为此,从去年开始,市第五医院提出了打造人文关爱型医院的愿景。

  在“以爱行医”理念的引导之下,市第五医院不断创新服务,推出了许多人文关爱举措,如:院内启用免费穿梭电瓶车、病房内设置人文关爱角落、院区内设置背景音乐系统、开设“妈妈小屋”、设置门诊客服经理、设立义工服务站等等。这些看似小小的举动,却为医院营造了一个散发着浓浓人情味的就医氛围,让患者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此外,该院鼓励医生开通博客、微信等,如妇产科开设“厦门同民妇产科”微信,主动为患者答疑解难;组织客服人员及护士到星级酒店及武警总院等礼仪文化较为出色的单位学习礼仪规范,同时邀请武警总院专家来院举办护士礼仪培训班,提升服务水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市第五医院点点滴滴的付出,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在2014年厦门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满意度调查中,市第五医院的满意度由2013年的落后名次大幅提升,一跃进入了第一梯队,进步显著。

  【评论】

  抢占人才高地

  建设人文医院

  ●郭宝林

  随着岛内外一体化进程,位于翔安的市第五医院,在停滞徘徊了几十年后,2007年,由厦门市第一医院托管,接连实现跨越式发展,继前年成为三级综合医院后,去年正式更名为厦门市第五医院,这个由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具有70年历史的原“同民医院”,重新焕发了青春,为市委市政府整合医疗资源、实施跨岛发展战略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市第五医院的迅速崛起绝不是偶然的。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两条:一是抢占人才高地,二是建设人文医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长期以来,制约岛外医院发展的最大软肋就是人才,没有名医、名科,就不会有名院。抓住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就是抓住了医院发展的牛鼻子。对此,医院的领导非常清醒。培养、引进人才,说易行难。该院深知自己的家底和实力,他们另辟蹊径,创新模式,在全市医疗系统首创“院士沙龙”,借用外脑,担任医学顾问,助力医院发展;采取人才柔性引进办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一批医学专家、医学博士,纷纷加盟,填补了学科空白,有力地推动了医院各学科实现飞跃式发展。

  古人云:“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吸引留住人才,做大做强医院,需要渊深林茂,营造和谐、友爱的人文环境。近年来,医院秉持“大爱济世、以爱行医”的从医理念,大力加强人文建设。对医务人员,倡导“做有人情味的医者”;对患者,从一个个细节入手,融入“爱的元素”,改善就医环境,实现医生患者“双满意”,打造人文关爱型医院。

  这是一家有爱的医院,这是一家充满浓浓人情味的医院,这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而又朝气蓬勃的年轻的医院。抓人才队伍,强身健体;抓人文建设,提升软实力。市第五医院在加快建设美丽厦门进程中,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名片>>

  黄继义 厦门市第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民分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厦门市泌尿中心副主任、厦门医师协会副会长、厦门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医师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

相关新闻
与潮水“赛跑” 深夜出海收割牡蛎 翔安琼头牡蛎正值收成季

■琼头村渔民正在收割牡蛎。   ▲渔船满载而归。   清洗和分离牡蛎。   渔船从挂满牡蛎的竹竿中间驶过。   台海网1月22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慷慨的大海从不吝啬为人类提供美味的食物,这不,经过夏、秋两季海水的滋养,厦门本地肥美的牡蛎已经开始收成并被端上餐桌。20日,...

翔安4项专利项目获厦门市专利奖 翔安获奖数最多一次

台海网1月21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日前,记者从翔安区经信局了解到,翔安4家企业申报的4项专利项目获第六届厦门市专利奖,这也是翔安区在厦门市专利奖上获奖数最多的一次。   此次翔安获奖的4个项目,包括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具体获奖项目为: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用超微磁颗粒分离纯化生物靶物质的方法”获一等奖;麦克奥迪实...

翔安拟新建两条城市次干路 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施工

台海网1月1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网站获悉,翔安大道与324国道交叉口南侧地块拟新建一项市政配套工程――翔安黎安居住区周边市政配套一期工程。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含2条城市次干路、2条城市支路、1处排洪渠以及1座污水泵站等。该项目总投资为7971万元,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施工,目前正在进行环评受理公示。   根据公示文件,拟新建的2条城市次...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