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5公里的慢行步道深受游客欢迎
▲香山成为市民康体健身好去处
▲“好厝边”图片展吸引众多香客驻足
▲香山已经成为市民康体健身好所在
台海网(微博)3月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蒋全德 通讯员 林瑞声 蔡建东/文 张天骄/图)这个春节长假,翔安哪里人气最旺、年味儿最浓?非香山莫属。
春节期间,前往香山的游客首次突破15万人次,其中正月初六的香山庙会,一天便迎来了约8万名厦门、晋江、南安以及金门等地的游客前来进香拜谒,“香山庙会人看人”的确名不虚传。
香山原名“荒山”,昔日“荒山”,如何成为如今众多游客眼里的热门景点呢?翔安区风景旅游管理中心主任蔡清文的体会是: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科学规划下,翔安区委、区政府以“三香一石”为主题,投资1亿多元,用来提升香山景观。同时,带动热心企业和群众积极捐资出力、出谋划策。香山周边村(居)积极发动群众参与观光农业配套,丰富景区内容,真正做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让香山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经过两年的努力,才把香山改造提升成一道集观光朝圣、揽胜探幽、文化寻根、康体健身于一体的美丽风景线……
回眸 “荒山”并不荒 改名叫香山
香山位于厦门市的东部、翔安区东南部,坐落于鸿渐山脉的南麓,福建省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是厦门市2004年唯一新增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香山主峰海拔176米,景区用地10.38平方公里,以香山岩寺为中心,辐射周边的村落,主要有“古寺”、“古厝”、“古树”、“古戏”、“秀水”、“奇石”等景点。
香山原名叫“荒山”,相传朱熹主簿同安时,到这边游玩,发现春秋季节这里草木皆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荒凉,于是改名叫“香山”。顺着山路上山,迎面而来的“徽国文公祠”就是朱熹当年教学的地方,里面供奉着朱熹的塑像,是本地学子朝拜的圣地。
文公祠的旁边是气势恢弘的香山岩寺大殿,里面供奉着黑脸的清水祖师爷,这座寺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992年重新修葺。
在2012年以前,人们想起香山,常常只是在正月——因为初六是祖师公诞辰,香山岩寺会举行盛大的庙会,附近东园村、茂林村、黄厝村的村民,会轮流抬着供奉着佛祖的神辇,后面跟着一大群善男信女,敲锣打鼓,浩浩荡荡朝着大殿而去,庙会上还有腰鼓队、宋江阵表演。“正月初六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香山庙会习俗还正式被列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山岩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神保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