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美丽乡村共同缔造行动如火如荼。 张天骄 摄
昨天上午,翔安区召开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翔安区区长陈飞铭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迈向“美丽厦门·典范翔安”的新征程中,翔安区将始终把民生摆在极其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民生保障支出逐年增加,最大限度满足全区百姓对住房、医疗、教育、养老、转产就业等需求,切实让广大老百姓共享翔安发展的成果。
厦门网—厦门晚报记者 戴舒静 通讯员 林瑞声 蔡江沈
加快落实“民生15条” 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在过去的一年里,翔安区老百姓的生活持续得到改善。特别是去年推出的“民生15条”持续加大落实力度,广大农渔民们的民生保障被推上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帮助广大被征地农民和退养渔民更好地转产就业,去年,翔安区通过创业带动、企业带动、基地带动等多举措,营造良好的创业条件和氛围,并通过开展“创业达人百人榜”评选,组建“创业达人宣讲团”,深入38个村(居)开展宣讲活动,让创业典型成为越来越多渴望成功的农渔民的榜样。
与此同时,翔安区加大社保补贴力度,实现老有所养。截至目前,全区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4113人,新增退养4140人,46岁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补助、贴息超过3亿元。
新的一年,翔安区提出,将继续以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进一步落实“民生15条”的各项惠民举措,开发1000 个公益岗位,确保实现转移就业超过7000 人,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发放奖教助学金3000万 合作办学凸显成效
少年强则翔安强,教育事业利在千秋。翔安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作为全省首个县级公募型教育基金会的翔安区教育基金会,目前已筹资1.3亿元,发放各类奖教奖学助学金超过3000 万元,让翔安的农渔民,特别是困难家庭的孩子,无需为上学发愁。
随着合作办学的开展,市、区中小学、幼儿园集体在翔安“喜结连理”,开启市、区学校多层次、全方位合作的先河。如厦门一中与内厝中学、厦门双十中学与新店中学、市华侨幼儿园与新店中心幼儿园已经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办学关系,厦门六中、五缘实验学校也已全面管理厦门市新圩学校。
合作办学为翔安的教育事业带来一股清风,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去年高考,全区本二以上上线率创新高,达到55.3%,并且高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
新的一年,翔安区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中明确注明,将拨款78337万元用于教育事业,位居各项支出的首位。翔安区表示,继续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努力承接岛内优质教育资源跨岛布局,深化合作办学,让岛内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在合作中融合,在融合中提升。
打造海陆空一体化交通 力争成为厦门的浦东
要想富,先修路。作为我市最年轻的区,几年来,翔安的交通网犹如一棵参天巨树的枝杈,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舒展开:轨道3号线、福厦高铁、第二东通道、翔安机场、刘五店码头等一些省市重点工程,都将让翔安成为集海陆空一体化的美丽滨海城区,成为厦门的浦东。
为了让这一天早日实现,去年翔安区积极完善和提升基础配套,主动对接翔安机场建设,配合做好海域退养及工程施工,推进轨道3 号线、福厦高铁、第二东通道、翔安机场快速路的前期工作,并重点突破滨海东大道、海翔大道、翔安南路等跨区道路征拆瓶颈,持续推动翔安大道沿线互通及跨线桥完善工程等,让居民的出行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