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现代城着力构架企业孵化平台,为入驻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海峡现代城项目效果图
每一个时代的商业形态都有着不同的思维与发展方式,孵化器的开放性、平台性、创新性、大数据分析集成等特点,成为产业综合体的核心竞争力,而随着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孵化器的规模和承载力迎来质的飞跃。
作为厦门唯一的城市产业综合体,海峡现代城以城市运营者的姿态,构筑投融资服务、产学研服务等企业服务平台,倾力打造服务于成长型企业的专业孵化器,为厦门城市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势能量。
文/厦门网—厦门日报记者 黄博文
1
打造企业孵化器
培育海西原创品牌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发展路径正从IT相关行业向传统产业迅速蔓延,在同行加速度的追赶下,成长型企业需要变得更“轻”,依靠平台性的支持保持核心竞争优势。
而对于产业综合体的运营者而言,在行业形势的倒逼下,产业地产商终于有动力真正从“开发商”转型为“运营商”,通过大数据引领下的平台打造和资源整合获得更“聪明”的收益。
企业孵化器,作为产业运营中的重头所在,在城市产业综合体的运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没有哪一种企业能像孵化器一样将自身发展与其他企业的成长联系得如此紧密。
在翔安的南部新城,作为城市产业综合体的海峡现代城着力打造企业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产学研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平台、政策扶持平台、企业交流平台、数字化智能平台等企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平台,倾力构建企业孵化器,为企业解决资金、技术、人力等发展问题,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一切愿景的实现,都取决于产业地产企业能否真正理解孵化器的实质,从基因上进行模式转换。倾力构筑全方位的企业服务平台,真正做到全方位孵化,真正让企业感受到平台的力量,正是海峡现代城的筑城理想。
作为海西地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综合体,海峡现代城将产城融合的理念落地,打造企业和企业家城市生态圈。它依托强大的区域发展政策和湾区经济先天优势,以先进的产业地产发展理念,打造一座以商业贸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核心产业为主导的50万平方米财智大城,成为承载厦门新兴产业的“底座”,也成为培育海西原创品牌的孵化基地。
2
打造投融资平台
甘当企业发展“红娘”
从建园之初,海峡现代城就将客户群定位为成长型企业,立志吸引高成长型的创业团队入园发展,打造高端智慧人才创业团队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源头企业的产业基地。这种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不仅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还填补了产业园区的空白,由此探索出一条适合海峡现代城的创新之路。
对于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来说,他们普遍面临着资金不足、银行信用缺失、银行贷款门槛高等尴尬局面。为此,海峡现代城将在园区打造集银行、担保、风险投资、小额贷款等为一体的投融资平台。借助该投融资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风险投资、私募形式投资、咨询管理、小额贷款、天使基金、创业基金等综合金融服务。
为了更好扶持成长型企业,解决园区成长型企业融资难题,海峡现代城未来将联合银行、政府机构成立企业发展基金,将自己持有的一部分物业作为出资,采用PE、VC、创新基金等方式,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参与到优质创业型、中小成长型企业的设立、发展、扩张、直至上市退出等各个阶段,助力创业与发展中的成长型企业获得更多融资渠道支持,从而实现自身作为城市产业地产综合运营商与服务商的角色价值。
在实际运营中,海峡现代城正在将孵化理念落地。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为了吸引成长型企业入驻,近期园区将拿出两层装修完毕的办公物业,给入驻企业免租使用。物业配备了先进的硬件设备和办公配套,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入驻,即可享受园区提供的成熟的办公服务。
3
搭建产学研平台
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层面,企业的发展其实也是一种效率的发展,在这种效率发展的背后,正是对人才的需求和对人的创新意识的要求,于是人才培养机制和维系系统,已经逐渐成为了企业致胜的关键所在。
对企业的人才扶持是海峡现代城的核心服务之一。园区将与国家重点大学、重点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支持体系,为企业培育高新人才提供便利。
据了解,海峡现代城正在与厦大翔安校区等厦门高校接洽,引入国际技术资源支撑入园企业突破瓶颈;与重点高校成立科研实验室,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帮助企业进行技术类实验,既省去了企业长途奔波之苦,又降低企业成本,这都将为已进入实施阶段的地标性城市产业综合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种平台交流的过程之中,高校可以通过产学研平台向园区内企业直接输送人才,既解决了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也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在这种互惠的平台下,企业成长所需要的研发实验可以借助高校的专业实验室来完成,同时高校的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对口企业转化成实际的产品。
在专业氛围塑造之外,海峡现代城还创新人才集聚模式,利用圈层的力量,在专业层面上众人拾柴,集聚智慧之火;在生活社交层面,创造值得融入的生活氛围,让人才精英在这里能够看到专业的成长空间与灵动的创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