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翔安澳头迈向最美海港侨村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林靖东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澳头社区村民积极参加共同缔造行动。(蔡建东 摄)

  厦门网—厦门日报记者 王元晖

  翔安记者站 林瑞声 蔡江沈

  由东亚电力的冷却水变成的“活水”,昨天源源不断地流进怀远湖——湖边的工人挽起袖子,俯下身子,进行着护岸改造及绿化。整洁的村道旁,点缀着一个又一个施工工地,扮靓富美乡村的标语随处可见。

  大海之滨的著名侨村澳头社区,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跃入外人的眼帘。从厦门地图上,人们很容易找到这个村庄的位置——它坐落在翔安区新店镇东南沿海突出部,与金、厦两岛隔岸相望,毗邻翔安隧道口,处于滨海东大道与新城中路的交汇点。

  市委、市政府“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让这个古老的村庄焕发出新的活力。去年,澳头社区被列为翔安区第一批“富美乡村”示范点之一。

  设施建设  美丽行动在进行

  澳头变了,最大的变化之一,在于它的基础设施。

  资料显示,澳头社区第一批“富美乡村”项目包含自来水改造工程、雨污水分流工程、新建进村主路、村内道路改造硬化、房前屋后硬化绿化等,总投资860万元。

  一场规模空前的美丽行动,似疾风暴雨,一下子把澳头社区曾经肮脏的容颜,冲洗得干干净净。村里,新建道路已完成路沿石及路面摊铺,路旁新植入的行道树也开始摇曳着稚嫩的身姿,迎接八方来客。

  此外,刚刚完成清淤的怀远湖上,古色古香的双清桥正在打桩,湖两侧的绿化工程计划在春节前完工,为富美乡村再添一道美丽风景。

  与此同时,澳头“富美乡村”建设特别注重规划先行,对村庄现有的池塘、海景、古树、古厝及历史遗迹进行全面保护,让居民真正“记得住乡愁”。

  群策群力  居民群众共缔造

  一幢幢外表粉饰一新的小洋楼,传出欢声笑语,和枝头上的鸟啼声一道,不断向远方散发开去。

  “共同缔造”在如今的澳头社区,几乎没有人不知晓。

  这段时间,翔安区充分发挥社区群众与村小组的主体作用,通过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党员、群众积极响应,以各村小组为单位踊跃带头认捐认建,投资投劳,自觉参与到“富美乡村”建设中。截至目前,已收到党员、群众捐款34多万元,认捐空杂地52块。

  一条“以奖代补”的思路,牵引出《澳头社区示范房评选办法》。翔安区设立华侨之家、花园之家、创业之家和文化之家奖项,以奖金鼓励村民的形式让村民与村小组竞相筹资筹劳,自建家园。

  乡情维系  海内外乡亲共参与

  浓浓的乡情,一头萦绕着美丽的澳头,另一头则牵引着上万名海内外乡亲。

  据不完全统计,澳头拥有海内外乡亲19300多人,遍布世界14个国家和地区。翔安区还给海内外乡亲发出了一封《倡议书》,告知家乡的富美乡村建设。不久前,翔安区赴新加坡开展恳亲活动,拜访新加坡同安会馆的乡贤,发动海外侨胞通过“认捐、认建、认管”等形式,为家乡的美丽建设出谋划策和出钱出力。很快,华侨们有的汇来现款,有的表示愿意把侨房交给社区托管。最近,翔安区组织对社区现有22处华侨房进行全面摸查,并登记造册——今后华侨房的托管、修缮将以此为基点,带动村内华侨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新近成立的澳头乡贤理事会,则成为华侨们融入家乡建设的一条坚实的纽带。澳头社区主任蒋才兴说,如今,通过“认捐、认建、认管”等形式,华侨们已同家乡的父老一道,为澳头的进一步蜕变输送着强大的合力,为家乡的美丽变身出谋划策、出钱出力。

  “三海一侨”  打造最美海港侨村

  今天,人们来到澳头,有的是为了品尝可口的海鲜,有的是为了观赏壮阔的大海,而有的,则是为了寻觅隐匿乡间的迷人文化。

  在天风海涛的涤荡下,“海港文化”、“海防文化”、“海鲜文化”、“侨乡文化”,成了今天澳头创建“富美乡村”的四张独特底牌。海港文化,将利用华侨别具特色的古厝建设一座海港文化展示馆,宣传文昌鱼、白海豚等海洋生物的保护和普及,宣扬澳头人通过海洋走向海外的艰辛历程;海防文化,将与民兵哨所联手共建“海防战地文化园”,培育一个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鲜文化,将利用古厝民宅和集体发展用地,建设海鲜美食一条街;侨乡文化,则利用特有的华侨情缘为纽带,在村里营造浓浓的侨乡氛围。澳头的发展前景,在今天“三海一侨”文化的映衬下,亮点初现。

  一个又一个努力,共同指向了“闽南最美海港侨村”这一奋斗目标。200年前的澳头人,从这里陆续出洋开荒拓土,而今天的澳头人,则一同开启了这片热土快步迈向“富美乡村”的新里程。

相关新闻
与潮水“赛跑” 深夜出海收割牡蛎 翔安琼头牡蛎正值收成季

■琼头村渔民正在收割牡蛎。   ▲渔船满载而归。   清洗和分离牡蛎。   渔船从挂满牡蛎的竹竿中间驶过。   台海网1月22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慷慨的大海从不吝啬为人类提供美味的食物,这不,经过夏、秋两季海水的滋养,厦门本地肥美的牡蛎已经开始收成并被端上餐桌。20日,...

翔安4项专利项目获厦门市专利奖 翔安获奖数最多一次

台海网1月21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日前,记者从翔安区经信局了解到,翔安4家企业申报的4项专利项目获第六届厦门市专利奖,这也是翔安区在厦门市专利奖上获奖数最多的一次。   此次翔安获奖的4个项目,包括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具体获奖项目为: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用超微磁颗粒分离纯化生物靶物质的方法”获一等奖;麦克奥迪实...

翔安拟新建两条城市次干路 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施工

台海网1月1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网站获悉,翔安大道与324国道交叉口南侧地块拟新建一项市政配套工程――翔安黎安居住区周边市政配套一期工程。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含2条城市次干路、2条城市支路、1处排洪渠以及1座污水泵站等。该项目总投资为7971万元,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施工,目前正在进行环评受理公示。   根据公示文件,拟新建的2条城市次...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