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基地授牌仪式。 朱毅力 摄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记者 戴舒静 通讯员 林瑞声 蔡江沈)南音表演、闽南语原创歌曲、闽南童谣……精彩的文艺汇演博得阵阵掌声。昨天下午,我市首个闽南语合唱基地在翔安一中正式授牌成立,该基地有望成为翔安的又一张“新名片”,为闽南语歌唱人才培养提供平台和载体。
授牌仪式上,翔安一中党支部书记许海建表示,这是厦门首个闽南语合唱基地,翔安一中将把基地打造成继拍胸舞、宋江阵、新圩嫂、闽南童谣之后又一张“翔安名片”,让学校艺术教育开花结果。
据介绍,该基地落户翔安一中,与该校一直重视闽南语歌曲的传承和演绎分不开。据悉,翔安一中合唱团已成立十年,学校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科学训练,形成了独特的合唱风格,得到了各界的认可。
今年年初,翔安一中合唱团在鼓浪屿举办了一场专场音乐会,这是厦门农村娃首次组团走进鼓浪屿音乐厅。音乐会上,翔安一中合唱团20多名演员一展歌喉、大秀才艺,《莫扎特奏鸣曲》《林冲夜奔》《茉莉花》《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鼓浪屿之波》等中外名曲交替演绎。
文艺界人士表示,此次闽南语合唱基地的落户,不仅能增强翔安一中合唱团的影响力,也为翔安区培养闽南语歌唱人才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
【人物原声】
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念旭:
翔安区是厦门未来重点发展的城市副中心,闽南传统文化积淀深厚,而闽南语是翔安人民日常生活工作交流的母语,因此推广继承闽南语有重大的意义。
翔安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黄锦英:
传承传统闽南文化,要从小抓起。推广人们喜闻乐见,符合孩子的年龄、性格特点的艺术形式,是传承闽南文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比如情景剧、童谣、合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