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合理专业设置:突出应用性培养跨界人才
近两年,理工学院一名叫陈昊宇的女生,在海峡两岸小小地火了一把——2012年,作为理工学院首批闽台合作项目专业学生,陈昊宇赴台开始一年的学习生活。她的人生轨迹因此发生改变——她因为参加台湾地区校园歌唱比赛崭露头角,进而获得直接晋级当地一个有名歌唱比赛机会,今年毕业的陈昊宇,现在在台湾拍戏。
不过,陈昊宇不是我们今天讲述的重点,她所就读的“音乐工程”是这所高校“亲产业”的一个很好的观察角度。
理工学院新任党委书记黄如欣说,为产业服务,科研攻关是重点,但专业设置也是一个“用武之地”。换句话说,过去十年,理工学院从专业布局的层面上来实现“服务产业”的目的,黄如欣说,哪怕我们原来没有的,也要布点投入。
理工学院现有49个本科专业,68个单独招生的专业方向,全部主动对接海西或厦门产业集群的需要,形成了7条专业链: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文化传播、数字创意、城市建设与环境、新材料。譬如说,呼应厦门“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成立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开办物联网技术、金融服务外包等专业。
不过,最特别之处是:这所高校连文科也被“逼”着“亲产业”,即专业建设对接产业需求。音乐工程是理工学院应用文科的典型代表,理工学院校长陈文哲说,我们很清楚,培养单纯的音乐人才,不是理工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市场需要的人才介于计算机和音乐之间——不懂计算机不行,但是,只是懂设备、会操作的问题,不懂音乐,对舞台艺术的理解不够,也达不到这个境界。简而言之,理工学院的音乐工厂,要培养“懂音乐的工程师”,说句大白话,是“音乐界的计算机高手,计算机界的音乐家”的混界人才。
陈文哲说,作为理工大学,我们办纯文学、纯经济、纯艺术,永远办不过人家,文科如何求新求变,如何与科学技术结合,真正跟企业结合,突出应用性,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即“应用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