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考学“跳出农门”,是许多农村青年的梦想;但洪乖是个例外——厦门师范毕业后,因为喜欢孩子,她一直在农村幼儿园当了15年的“孩子王”,上周,她刚刚通过竞聘,当选家乡幼儿园的副园长,“我要把家乡的幼儿园变成优质幼儿园,让农村的孩子接受到好的教育”。
洪乖今年35岁,大嶝中心幼儿园副园长,2014年厦门市“幼儿园丁奖”获得者。说起喜欢在农村当“孩子王”的原因,洪乖用艾青的一句诗来回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洪乖出生于新店洪厝一个农民家庭,兄弟姐妹多,她从小就展露出了当“孩子王”的天赋,“我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性,来对待他,因此他们很喜欢我”。正是这一点,让她选择了幼师这个职业。不过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小学教了7年数学,“我以为这辈子都要教小学了”。
2006年,幼儿园“扩军”,洪乖终于学以致用了——成为新店中心幼儿园的老师。“教小学时,舞蹈、钢琴等特长都荒废了;为了尽快上手,我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回炉’——晚上回到家经常都9点多了……”
因为很勤奋,洪乖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老师的环境,没多久,她设计编写的活动案例《有用的报纸》、《好玩的袋子》等,被编写入区幼儿园教师《优秀活动案例》中。
最令同行赞赏的是,洪乖对农村和外来工孩子的特殊的爱。“有一次,我所教的班级,来了一个四川外来工的孩子,只会说四川话,我讲普通话他根本听不懂……于是,我有时会用手势跟他交流,不到一个月,他能说普通话了,看到孩子的成长,我满心欢喜”。以这件事为例,洪乖写了篇论文《浅谈农村幼儿园的语言教学》,获得厦门市论文评比三等奖。
扎根农村15年,洪乖最大的感受是:“农村孩子不比城里孩子差,关键是缺乏好的师资和环境,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办一所家长心中优秀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