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商贸会展中心 图片来源: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座产业新城,开启一个新的城市生活样本。上半年,翔安区7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后劲。在“美丽厦门”战略的引导下,翔安正走上一条发展的快车道。它是“后起之秀”,也是未来厦门的发展“典范”。
生态优良 田园后都市生活
谈及翔安,以前我们想到的更多是农渔业兴盛的郊区,这里与金门隔海相望,拥有着优渥的海洋、农业山地资源,保留大片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据统计,当前区域内的农田面积有29.04平方公里,园林地面积107.0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30.7%,生态红线控制区149.7平方公里。
作为翔安的基础产业,传统业将得到系统的优化升级,通过高科技和现代化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农业向生态、效益、和谐统一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据悉,翔安东部将打造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及都市农业、休闲旅游区,建成厦门东部生态廊带、都市农业示范基地及休闲生态旅游区。
与其它岛外区域不同的是,未来的翔安仍将保留一定面积的农田资源。在翔安区发展和改革局的相关人士看来,升级后的农业将成为翔安的一张特色“名片”。以渔业为基础的大嶝岛、小嶝岛民俗“渔村文化”,也是翔安独具特色的旅游度假产业。有农有渔,有山有海,翔安借助海景、山体资源的优势,塑造颇具“田园风情”的后都市生活。
工业强势 助推厦门经济增长
今年上半年,翔安工业经济平稳开局,呈现逐月加快增长态势,规上工业产值485.35亿元,同比增长24.5%,比排名第二的片区多了近10个百分点,成为厦门工业经济增长的最强动力。从当前来看,工业仍旧是翔安经济稳步前进的中坚力量,是政府着力打造的“重头戏”,作为翔安后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支撑点,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升级。
据悉,翔安工业主要集中在火炬(翔安)产业区及翔安工业园区,两大园区规划总占地约50平方公里,目前已基本完成开发面积约18平方公里,入驻的规模以上企业有183家,其中包括天马、友达、冠捷、银鹭、如意情、东亚电力、卓达中国等知名企业。
相关负责人介绍,翔安工业的发展将重点围绕全市构建“5+3+10”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以中小型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为核心,配合火炬园实现产业转移,引进高新优质的产业项目,着力完善园区配套建设。计划到2016年,实现火炬(翔安)产业区和翔安工业园区工业产值达1300亿元。
服务导向 强势崛起新动力
从近几年翔安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市里对翔安的扶植力度在不断加大。今年4月份东部市级中心选址东坑湾,也增强了翔安成为“典范”的预期和信心。根据规划,东部市级中心将主要发展会议会展、商住办公、总部经济、教育科研等主导产业。
近年来,翔安的服务产业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接连推出新城核心区商务运营中心、翔安企业总部会馆、马塘山商务会馆、海西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翔安工业区市头园区等招商载体。今年以来,一大批服务产业建设进程加快步伐,翔安南部新城中央商务区项目全面动工,企业总部会馆一期已封顶,海峡现代城等招商引资新平台启动。
未来,翔安将依托东部市级中心的战略优势,大力推进前景制造业、航空服务业、高端服务业三大服务体系,打造区域发展新“崛起点”。今年“9·8投洽会”,截至目前,翔安已完成摸底签约项目22个,投资总额276.7亿元,完成合同项目16个,其中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居多,这也集中反映了翔安产业发展的新导向。
文教先进 宜居新城雏形初现
产业是经济之本,文化是生命之源。回归本真,翔安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闽南古城,对文化产业的提升同样“上心”。文化创意园、人民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区域内多元化的文化休闲配套已经落成使用。当前,香山郊野公园二期、朱子遗迹、新圩的滨溪公园也将申请闽南文化世界博览园等项目正在加快策划建设中。
文教相辅相成,翔安的教育优势也正在逐步凸显。不仅有新店、马巷等老城区纯熟的中小学配套,翔安文教区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目前已经汇集了厦门大学、华天学院等7所高校。接下来,文教区“学生一条街”、厦大翔安校区、洋唐保障性安居工程、科技中学等项目都将得到稳步推进。
区域配套的逐步完善,吸引了首开、特房、中澳城等一批优秀房企进军翔安楼市,产品也从住宅,发展到写字楼、产业综合体等。隶属东部市级中心的翔安南部新城片区,成为当前开发商争相进驻的热土,片区内出现的首个依托产业的综合体——海峡现代城,开启了翔安“湾区经济”的序幕。
现在,翔安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向前迈进。随着产业布局的升级和文教事业的推进,一座宜居都市新城正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