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委、市政府“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作为厦门“东大门”的内厝镇,又焕发出新的动人风采。以“以奖代补”项目为契机,以整治环境卫生为突破口,以美化家园为落脚点,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绿色土地镶嵌在厦门的美丽版图上。
“三个结合”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国道324复线边上,一块平整的土地引发外界的关注,一两年内,内厝镇东岗500KV变电站将在这里建成。作为省级重点项目,内厝镇东岗500KV变电站总投资5.6亿元。经内厝镇项目征地工作组几个月来的攻坚克难,涉及莲塘、新垵、琼坑3个行政村的124亩土地目前已顺利交地。
这是内厝镇在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交出的又一份靓丽成绩单。昨天,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内厝镇党委书记沈金德娓娓道出了他们的成功秘笈: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现场宣讲征地拆迁政策;结合历史遗留难题的解决,有效解决征地拆迁关键结点;结合“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以奖代补”的推进,主动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
沈金德所说的这些,就是当前内厝镇党员干部心领神会的“三个结合”。按照他们的理解,征地拆迁,不仅要学会“磨嘴皮”,更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帮助百姓解决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环、三心、多组团”勾勒美丽村镇
镇守厦门“东大门”的这片土地,绿意盎然。根据内厝镇 “一环、三心、多组团”的总体规划,一环,即由城市建设区外围的农业生产区和特色旅游区所形成;三心,分别为北部的铁路客货运中心、中部综合服务中心、南部的生态绿心;多组团,即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特征所形成的北部工业组团、现代物流组团、生活配套组团。
内厝镇铺开的,是“山—水—田—园”的温馨图景——锄山村的妙高山,莲塘村的美丽水乡,后田村的田园风情村落,以及鸿山汽车公园、黄厝野生动物园等主题公园,正在一步步地演变为现实。
富美乡村,如同一个美丽的符号,如今烙进了内厝镇的发展历程中。近来,该镇又接连召开村庄规划征求会,广泛听取民声民意,对后田、莲塘和锄山3个示范村进行高起点的乡村规划设计。
“以奖代补”激发村民缔造热情
不久前一个夏雨连绵的上午,内厝镇领导下乡检查工作,看到村民林兴树正在拆自家门口的鸭棚时,走上前说:“老人家,辛苦啦!”林老抬起头,笑着回答:“不是在共同缔造吗?我们也应该出点儿力。”
这个普通村民的回答,喻示着“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理念已经悄悄地渗入当地人的心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仅锄山村的环境整治就达到5万多平方米。
激发村民缔造热情的,还有该镇的“以奖代补”举措。最近,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内厝镇党委、政府在全区率先从有限的财政中下拨镇级“以奖代补”启动资金500万元。此外,现在全镇申报的第一批区级“以奖代补”项目,就有50个获得审批,并正在实施中。莲塘、后田、锄山3个富美乡村建设项目也正在抓紧建设。有了这些强力引擎,村里干部群众热血沸腾,干劲更足。
“咱家乡,在曾厝,美丽曾厝共缔造。你也来,我也来,身边小事人人做……”今天,一首当地人自编自唱的童谣《缔造美丽家园》不断在内厝的村庄、校园、山林唱响,回荡的歌声,把内厝人构筑美丽生活的激情也快速向四周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