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嶝农渔民转产就业基地。(朱毅力 摄)
台海网(微博)2月1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记者 王元晖 翔安记者站 林瑞声 蔡江沈)昨天,坐在久违的教室里,这一群早已挥别学生时代的“学生们”,听得格外认真。作为失海失地农渔民,他们在这里接受上岗培训后,将直接被推荐到企业就业。
这个集理论培训、操作实践和信息发布功能于一体的转产就业培训教室,只是刚刚正式投用的大嶝农渔民转产就业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月12日上午,翔安区委书记陈永裕在这里实地考察时表示,翔安区要全面推进“美丽厦门”收入倍增行动,着力破解失海失地农渔民“转产难”问题,通过多种方式,实实在在让农渔民有创业就业热情,要认真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提出的要求,争取三年基本解决翔安失海渔民转产就业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得到实惠。
大嶝农渔民转产就业基地的起航,是市委、市政府《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在翔安区结出的又一硕果。从这里,越来越多的农渔民快步迈向幸福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