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先生是新店刘五店人,谈到每年元宵节当地有哪些独特习俗,他一下子脱口而出就说是“听香”。“我妈每年都会去‘听’,她觉得非常准。”蔡先生笑着说,上了年纪的妇女,都很重视,每次都要去听。
据介绍,“听香”一年中只能在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晚上听,它是祈求者怀抱问题向神明征求意见后,“偷偷”跑到同村某个人家的角落,以听到该家人在正常对话时说出的第一句话为准。
比如,以前蔡先生还未结婚时,他妈“听香”的重点是关心他“今年能不能结婚”,在“偷听”到“好”、“可以啦”等字眼时,那预示着可以,她就十分开心。而一旦听到“不行啦”、“不可能啦”等,则会有点失落。而自从他结婚后,他妈所关心的问题就变成“今年家里的胡萝卜价格会不会好”,而每次听到的回答跟当年的胡萝卜价格走势真的很吻合。
不过,蔡先生表示,以前大家没电视时,很多家庭在晚上都会有很多交流,比较容易一下子听到话。可如今家家户户有电视,很多人在元宵节晚上会选择静静地看电视,有时很久才会有句话,所以现在要“听香”需多点耐心。
【专家说法】
“听香”撞上陌生人
就要回家重新来过
翔安区档案局局长、民俗专家张再勇:闽南元宵习俗和台湾非常像,但唯有“听香”这个习俗只有我们才有,而且流传许久,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听香的人一般都在正月十五晚上9点后,征询自家供奉的神明,可以去哪家邻居听香,一旦确认后,“听香者”都要偷偷地出门,走一些人很少的路,特意为了避开人,如不小心碰到陌生人,“听香”行动就视做失败,必须重新返回家中,再次出门。“听香”后返回时亦是如此。
即使听香者顺利听到一些肯定的回答,但事实上并不代表那就是“正确答案”,她们返回家后还要用掷茭向神明“求证”,神明认为对的才是“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