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山亭社区沿路设置了一些露天小垃圾站,居民将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在这里,有的居民甚至没走到垃圾站就丢了手上的垃圾袋。因此,社区道路时常脏乱不堪,散发出阵阵恶臭。
从2012年9月开始,山亭社区对房前屋后的卫生环境进行了大力改造,废除了小垃圾站,购买了一批垃圾桶,并重新建立了较为大型的垃圾转运站。同时,将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以承包模式运行,还利用经济手段将责任落到经济责任人或单位的身上。
“如果房前屋后的垃圾桶当日没有清除转运,我们的监督员发现了,会立即举报。经过现场核实后,承包人要立即组织整改,并接受罚款。”社区老年协会副会长陈珠权说,开出的200元罚单一半奖励给举报人作为报酬,另一半归入集体财产。“在‘211’行动中,大家都更加自觉注重环境卫生的保洁了。到目前为止,还真没有人领过罚单,监督员在卫生环境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陈珠权说。
文/本报记者 梁辰
图/本报记者 王火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