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失地失海农渔民创业
1981年出生的大嶝街道阳塘社区青年张志发自98年参加工作后,自主创业成立了厦门金盛台贸易有限公司,经营产品从刚开始的30多个品项发展到目前近200个品项。
张志发和翔安区众多创业青年一样,对“青年创业直通车贷款”的名字并不陌生,贴息额度达30万元的贷款,帮助不少有志青年走上了创业路。
而针对失地失海农渔民,翔安区也不断出台重磅举措:对于参加创业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并且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或在民政部门注册民办非企业的翔安籍的创业者,持续经营一年以上的,每人一次性给予创业补助费10000元。
此外,翔安区还注重创业带动就业,成立了青年创业联盟、实行一次性创业补助,开展评选“三个十佳”、“创业达人百人榜”等活动,并在翔安南街建材城、新店新兴街、厦大翔安商街等多处政府开发的店面,实行租金减免、优惠等政策,鼓励失地失海农渔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渔民的转产转业问题,进一步增加农渔民收入。
翔安的创业者有个“家”
昨天的厦大翔安商街,人流如织,在这里可以看到原先岛内繁华的“厦大一条街”的影子。作为贯彻“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翔安区在全市率先以厦大周边6个社区预留发展用地为试点,将预留发展用地的60%进行招拍挂,所筹集的资金除用于开发建设外,也用于剩余40%项目初期的培育和管理。此举,不仅成为岛外农村预留发展用地运作的典范,还有效带动了该区失地失海农渔民的创业就业。
随着翔安创业队伍的庞大,越来越多人有了共同的归属感,翔安区“创业者之家”便是一个坚实的载体。为了更全面地服务广大创业者,翔安区委、区政府辟出专门场所,打造了这个创业服务综合体。
“创业者之家”把服务的触角从原先的创业青年向全区广大创业者延伸,不仅让全区广大创业者及时知晓并应用最新最优惠的创业政策,并可预约创业导师,开展创业沙龙,进行创业指导,而且在原有贴息贷款、创业补助、租金减免、社保补差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提高创业资金扶持力度,执行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新增、扶持第三产业和手加工业等三方面加大帮扶和奖励力度,支持创业,带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