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创建
走在全市前列
翠绿的池塘边、茂盛的榕树下,老人们正悠闲地交谈,孩子们在尽情地玩耍……这是记者昨天在省级生态村翔安内厝莲塘村看到的情景。据了解,近年来,翔安全力完善该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和环境美化绿化力度。
这里,仅仅是翔安区打造生态城区的一个小小的角落。早在2003年,翔安区就率先启动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工作,辖区内大嶝镇、新圩镇先后于2004年和2006年获评为国家级环境优美镇,大嶝镇成为全省首批、厦门首个获此殊荣的乡镇。
生态区创建是一项全民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参与。翔安区决策层形成的这一共识,很快成为全社会的一个共识,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翔安志在必得。
2008年区政府召开了全区干部职工动员部署大会,统一思想、强化组织,正式启动生态创建工作。2009-2012年连续四年召开全区推进生态创建工作大会,并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生态建设的主题逐年深入、内涵逐年提升、范围逐年拓展、氛围逐年浓郁。
马巷镇山亭村村民老蔡家里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本“绿色社区”读本,他们全家人,最近就是通过这些小册子,了解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涵义,看到了全村人的绿色未来。从这个小小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翔安针对生态区、生态镇、生态村和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国家环境友好型企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细胞工程的创建标准和工作要求,分层次组织各镇、村、社区、企业环保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邀请省、市环保专家进行专题授课,把课堂设到镇、设到村、设到社区。
从2008年起开始实施的《翔安生态区建设规划》,映射出翔安这一全市生态创建“排头兵”的身影。《规划》实施以来,翔安区扎实有序地开展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累计投入60多亿元,推动8大类、24项重点工程的实施,其中6项已基本完成,其他18项已大部分完成或正按计划实施。
产业打上“生态”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