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市委宣讲团深入翔安宣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叶鹏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微博)12月2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记者 王元晖)“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在岛外广袤农村土地上播下的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正在不断生根、发芽。昨天上午,市委宣讲团深入翔安宣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农业局副局长邱武伟就我市“三农”工作加强和改进的重点及岛外新农村建设的愿景,给内厝镇的干部群众做专题辅导报告,并与该镇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座谈互动。

  在如今城市化浪潮席卷而来的背景下,农业、农村的发展,不仅仅牵动着广大农民的视线,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各种手段让他们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成为摆在我市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邱武伟说,接下来,我市还将完善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并将农村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机制。

  农村山清水秀,呵护厦门农村美好环境的系列举措也在相继出炉,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便是“生态红线”。邱武伟透露,今后,我市将以街(镇)为单位,按照开发方式将全市现有各区域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如岛内)、重点开发区域(如环东海域、马銮湾等)、限制开发区域(如岛外生态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如水源涵养区)等主体功能区,并通过建立合理的功能界定机制、税收共享和财政保障机制,创新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等举措,来切实保障主体功能落实。

  与此前的宣讲活动略有区别,昨天的宣讲,是一场完全放在农村基层的宣讲。内厝镇的十余名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与宣讲团成员坐在一起,进行“心贴心”的交流。邱武伟勉励他们要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为契机,投身农村火热的土地,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厦门的进一步发展建功立业。

  【亮点解读】

  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

  据透露,今后,厦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将涵盖供水、供电、供气城乡一体化的联网保障机制和公交、园林绿化、污水处理、环卫保洁等一体化的建设管理机制等各个方面。

  不远的将来,我市岛外居民上学、看病,也无需再涌入岛内了。我市将建立有利于岛内优质公共资源向岛外和农村拓展的体制机制,均衡配置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合理调整基础教育学校和大型综合性医院布局,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向街(镇)、居(村)延伸覆盖。

  农村土地流转更“自由”

  今后,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我市将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完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同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鼓励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本报记者 王元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