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翔安转产就业 助农渔民走上阳光新路(3)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林连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六个一”把措施落到实处

  推进被征地农民退养渔民转产就业,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今天,翔安区的“六个一”,为当地百姓所津津乐道。

  明确一个目标——确保每年实现转移就业超过6000人,三年内基本实现平均每户有1人、力争2人实现充分就业;将60周岁以上被征地农民退养渔民全部纳入社保范畴;力争每个村(居)都规划预留发展用地,策划生成项目,增加财产性收入。

  专设一个机构——调整、充实、完善翔安区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下设五个工作组,分别推进各项工作。

  探索一套机制——初步形成科学决策、目标责任、政策创新、先行先试、经费保障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完善一套政策——在民生“新十五条”的基础上,推进“收入倍增”行动,出台《翔安区推进农渔民转产就业工作试点方案》,根据农渔民实际情况,按年龄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就业创业、社会保险、职业教育、项目推进、人居环境等政策。

  培育一些典型——将大嶝街道作为全区转产就业试点街道,并培育双沪社区典型点。同时将马巷镇琼头社区、新店镇欧厝社区作为首批推广点,待以上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开。

  打造一个基地——在大嶝筹建被征地农民退养渔民转产就业基地,集手工加工业的培训中心、集散中心、加工中心和展示中心为一体,实现以基地带动农户就业。此外,翔安还将在新店、马巷选址建农渔民转产就业基地。

  “六个一”,就像六条坚实的纽带,把被征地农民退养渔民,强力拉上就业岗位,推上创业舞台,为他们的人生开启新的美丽巨幕。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翔安4项专利项目获厦门市专利奖 翔安获奖数最多一次

台海网1月21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日前,记者从翔安区经信局了解到,翔安4家企业申报的4项专利项目获第六届厦门市专利奖,这也是翔安区在厦门市专利奖上获奖数最多的一次。   此次翔安获奖的4个项目,包括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具体获奖项目为: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用超微磁颗粒分离纯化生物靶物质的方法”获一等奖;麦克奥迪实...

翔安拟新建两条城市次干路 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施工

台海网1月1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网站获悉,翔安大道与324国道交叉口南侧地块拟新建一项市政配套工程――翔安黎安居住区周边市政配套一期工程。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含2条城市次干路、2条城市支路、1处排洪渠以及1座污水泵站等。该项目总投资为7971万元,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施工,目前正在进行环评受理公示。   根据公示文件,拟新建的2条城市次...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

沈海高速翔安出口附近两辆货车发生追尾 一人不幸身亡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车司机被死死卡在车里,随后消防、交警等部门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肇事的是一部蓝色小货车,被其追尾的则是一部厢式大货车。因为高速上车速较快,撞击瞬间,后车的驾驶室严重变形,后车司机被卡住。现场遍地都是撞击产生的碎片。   消防官兵用液压破拆器破拆开驾驶室,救出被困司机,急救人员随即上前检查,不过此时男子已没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