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各区报道  >> 正文

新圩后亭片农田水利工程近日完成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叶鹏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微博)11月29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记者 刘东航 戴舒静 通讯员 李虎平)金线莲产业正要起步,却苦于水利窘境而无法发展。近日,记者从新圩镇获悉,为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新圩镇严格按照《新圩内厝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目前已完成了后亭片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它的完工,将会改变新圩北部山区农业“有水便淹、无水便旱”的局面,而当地的金线莲产业,也将获得有力的支持。

  新圩镇后亭村因为水源分散,管理粗放,无序抢水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农田经常出现有水便淹、无水便旱的情况。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后亭水利工程近日完工,该工程还建设了64亩喷灌示范区,并对示范区进行土地平整。

  通过本次工程建设,后亭村的田间水利设施配套得以完善,平均每年可节水共53.18万立方米,受益面积1567亩,平均每亩年增产600元,此外,管道全部埋在地下,少占耕地。

  项目负责人说,这项水利工程弄好了,对于发展高优产业是有很大帮助的,它可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民增收。

  据悉,目前后亭村正在搭建国内首个金线莲主题庄园,这个项目完工后不仅能解决当地2000人就业,还可直接带动3000户农民共同致富,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随着后亭片水利工程的建成,它将有力地助推当地金线莲产业的发展。

  除了后亭片区水利工程,新圩镇目前也启动了乌山村上宫片等多个片区的水利工程基础建设,这些都是为了让新圩在发展高优农业的路上能够走得一帆风顺。

  “水利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负责人举了个例子,古宅村的大蒜做得好,得益于旁边有个古宅水库;曾溪水库底下乌山村以青葱闻名,也都是因为水利设施做得好。“降雨多时排涝,干旱时又有保证灌溉用水,这才能种出‘一村一品’。”他说。

  据悉,目前新圩有200多家合作社,基本都是种植蔬菜、果树等,用水需求旺盛,水利如果做不好,合作社的发展无从谈起。

相关新闻
翔安4项专利项目获厦门市专利奖 翔安获奖数最多一次

台海网1月21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日前,记者从翔安区经信局了解到,翔安4家企业申报的4项专利项目获第六届厦门市专利奖,这也是翔安区在厦门市专利奖上获奖数最多的一次。   此次翔安获奖的4个项目,包括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具体获奖项目为: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用超微磁颗粒分离纯化生物靶物质的方法”获一等奖;麦克奥迪实...

翔安拟新建两条城市次干路 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施工

台海网1月1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网站获悉,翔安大道与324国道交叉口南侧地块拟新建一项市政配套工程――翔安黎安居住区周边市政配套一期工程。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含2条城市次干路、2条城市支路、1处排洪渠以及1座污水泵站等。该项目总投资为7971万元,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施工,目前正在进行环评受理公示。   根据公示文件,拟新建的2条城市次...

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上路 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翔安投用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上午,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啦!第一次在翔安体验纯电动公交车,不少市民表示既舒适又环保。   首批纯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哪些路线?翔安公交公司副总经理洪清滨告诉记者,翔安首批纯电动公交车有25辆,车身...

一颗火龙果,活了一个村 ——厦门市翔安区以党建引领特色农业发展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厦门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成长为厦门市最大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每户农户一年增收上万元。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的蜕变,背后究竟有什么独特的能量?   大宅村拥有占地12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约3000万元,每年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99%的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火龙果种植能手。在翔安区,与...

沈海高速翔安出口附近两辆货车发生追尾 一人不幸身亡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车司机被死死卡在车里,随后消防、交警等部门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肇事的是一部蓝色小货车,被其追尾的则是一部厢式大货车。因为高速上车速较快,撞击瞬间,后车的驾驶室严重变形,后车司机被卡住。现场遍地都是撞击产生的碎片。   消防官兵用液压破拆器破拆开驾驶室,救出被困司机,急救人员随即上前检查,不过此时男子已没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