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注重延伸法律监督职能,及时协调解决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如2011年底,在审查起诉一起大嶝电瓶车交通肇事案中,发现相关部门对电瓶车管理存在诸多不规范,向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促成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电瓶车综合整治,对上路电瓶车挂牌管理,对驾驶员进行技能培训,打击非法营运,规范了管理,促进旅游发展和安全建设。今年5月,在办理一起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案件中,发现辖区该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向区卫生局发出《检察建议书》,促成该局在辖区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查获该类案件3件,净化了辖区医疗环境。
10年来,翔安区检察院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共依法追诉漏犯37人,漏罪20条,遗漏犯罪事实84起;纠正违法37次;抗诉9人;办理民事申诉案件53件,建议提请抗诉13件。通过监督,法律得到更加公平正义的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得到了真正的维护。
重温情
创新机制
参与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创新对于处于大发展阶段的翔安区显得尤为重要。翔安区检察院从成立伊始就不断思考、实践参与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未成年人帮教工作是翔安区检察院践行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突破口。2010年,该院干警戴爱珍办理了这么一个案件。一名初三学生八次参与盗窃,盗窃金额累计数千元。经了解,这名学生盗窃的目的并不是去挥霍,而是为了帮助残疾的父亲治病。身为母亲的戴爱珍为之动容,于是她大胆提出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做法,并不定期到学生家中进行慰问和家访,还帮助他联系工作,进行帮教考察,最终,该名学生被免予起诉,重新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给涉案未成年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这种就业帮教服务的执法理念得到了许多爱心人士的认可。2011年,翔安区涉案青少年就业帮教服务站正式成立,翔安区检察院的温情帮教模式也在辖区推广开来。
10年来,翔安区检察院的创新工作还有不少,如远程视频帮教,不起诉案件委托社会调查、开展巡回检察等。有爱的检察官们带着温情,带着激情,在翔安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和热血,为新区的发展保驾护航。
文/记者 郭桂花 通讯员 夏祥剑
图/钟文强 陈记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