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曾经偏远一隅,新圩更是翔安最为偏远的镇街。多少年来,新圩的百姓默默无闻,长时间的沉寂,几乎被世人淡忘。2010年,随着一场“战役”的到来,新圩镇被确定为全省21个小城镇改革建设试点之一。这个曾经被遗忘的地方迎来了属于它的蜕变时代。与经济、环境同样发生变化的,还有百姓生活和心灵的蜕变。
台海网(微博)11月6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记者 袁晓敏 通讯员 林瑞声 蔡建东)新圩溪的碧波,倒映出不远处不断崛起的楼宇的靓丽身姿;骑楼式的商业街,展现着这个古镇蜕变后的新颜;美妙的歌声,则唱出了新圩人民心中的喜悦。
农妇走上世界舞台
最近几年,翔安新圩镇的“新圩嫂子合唱团”风生水起。这群农村妇女放下锄头,以其美妙的歌声闻名远近,从田间地头唱到了世界舞台上。
今年37岁的黄苏,是新圩镇里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最近几年,她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她说,早些年,她在镇里卖面包、带孩子,是一名家庭主妇,生活是平凡的。因为爱唱歌,她报名参加了新圩嫂子合唱团,和50多名农家妇女聚在一块,跟厦门市文化馆的专业老师学唱歌。这些年,她们声名鹊起,从田间唱到了世界舞台,凭着质朴的歌声获得了第六届世界合唱节民谣组银奖等荣誉。
其实,在新圩镇,金柄村的拍胸舞队、古宅村的学生竖笛演奏队也各具特色。汉子、孩子和嫂子,新圩的“三子”文化展现了小城镇建设的丰硕成果。
百姓生活发生巨变
黄苏说,她白天忙于生计,晚上则带着家人到附近的滨海公园里散步、跳舞,这种变化得益于新圩小城镇的建设。“以前根本不可能这样,没有这么舒适的场地不说,连灯光都没有!”她说,不光如此,现在镇区的商业街也漂亮、整洁了许多。骑楼式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车辆的停放也整齐有序,而且每天都有保洁人员前来清理维护。在她看来,这在以往是根本不可能的。
同时,车辆行驶在笔直宽敞的新曦大道上,两侧新楼林立,石桥下的新圩溪清澈柔美,改造一新的闽南风情街人来人往,闽南文化主题公园飞檐翘角与红花绿树相掩映,曾经的小镇已变身成为一座现代生态型新城镇。
美丽小城镇风采渐显
记者获悉,新圩小城镇建设已连获全省首批试点镇综合改革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并于去年3月被列为第三批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目前,滨溪两侧非遗主题公园、闽南养生文化园、闽南文化博物馆等,正逐步揭开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示风采。
古代学子求学之路———古宅十八弯,不久也将变成旅游休闲之所。融生态、文化、商业为一体的闽南风情街———新霞街也开始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有关人士说,这里将建设成为一个集现代工业集中区、滨水新城商住区和农业旅游产业区于一体的新型宜居、宜商、宜创业的美丽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