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到这学技术
叶金柱告诉记者,暑假期间,活动室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乐园,他们不仅可以在此看书、写作业、上网,还有大学生村官在一旁指导。村民们也都非常放心带孩子来这里,而不用担心他们会跑出去玩水。
而那些电脑除了孩子在使用,一些养殖牛蛙的村民也非常热衷在上面查看养殖技术,这也使得牛蛙养殖越做越大,现已成为凤路村的一大特色产业,每年可为村里创造好几百万的经济价值。
叶金柱说,正是有了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文化氛围,凤路村这些年不仅经济蒸蒸日上,教育方面更是每年都会出高材生,据悉,像凤路底下4个自然村之一的御宅村,竟然有3个博士生。
藏书位居新圩各村居之首
叶金柱告诉记者,作为我市的一个偏远山村,10年前,凤路村因经济落后,村民的文化生活非常匮乏,白天除了干农活,就是泡茶聊天,晚上8点以后,整个村子几乎都陷入一片黑暗,因为村民们都早早熄灯入睡。
后来,随着凤路村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这也与新圩镇要大力发展基层公共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目标相契合,所以村里有了第一间“农家书屋”。尽管当时它和村委会一样,还依托在小学校舍里,而且里面藏书很少,但一些村民却如获至宝一样,把它当成读书看报的好去处。
后来,村委会搬进了宽敞的大楼里,那间“农家书屋”也跟着乔迁,在一些爱心单位的赞助下,不仅藏书数量增加到了2000本左右,位居新圩16个村居之首,而且还引入了10台电脑,作为电子阅览室,供村民学习使用。
据了解,除了电子阅览室,村民们还把旁边的健身房、棋牌室当作乐园。到了晚上,村委会的院子也成为腰鼓队和广场舞的排练场地。据悉,凤路腰鼓队在成立11天后,就在今年翔安区的腰鼓比赛中为新圩镇夺回一个二等奖。大家都希望,“凤路腰鼓队”日后能成为新圩“三子文化”之后的又一张烫金名片。
□文/图 记者 戴舒静
通讯员 李虎平 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