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到“农家书屋”学习的村民络绎不绝。
台海网(微博)9月27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10年前,新圩凤路村一过晚上8点,家家都已熄灯睡觉;如今,整个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白天,村民在农家书屋上网看书,晚上则打起腰鼓,跳起广场舞,一片歌舞升平。
事实上,凤路村只是新圩16个生态村的一个缩影,如今,新圩镇在政府对基层公共文化的大力扶持下,每个村都已配备文化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它用知识武装村民的头脑,用活动充实村民的闲暇生活。让新圩的农村面貌不仅实现生态美、环境美,而且还有生活美、心灵美。
家庭主妇来这里学烹饪
前几天,记者在午后走进凤路村村委会3楼的一间活动室,这间活动室看似小,却“五脏俱全”,既是“农家书屋”,又是书报阅读室,同时还是“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在里面,六七个村民有的站在满满的书架前翻找自己喜爱的书籍,有的在电脑前教孩子上网,有的在看网站新闻。大家安安静静,互不干扰,有如走进图书馆。
“我们白天也没啥事就来这转转,沾点‘书香气’。”村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文化水平不高,是个家庭主妇,除了做家务,平时白天时间很多。无意中,看到不少有关烹饪和防止孩子生病等方面的书,觉得很有兴趣,就过来看。后来她发现,跟她志同道合的村民还不少。
“现在开学了,而且进入农忙季节,如果早几天来,这里都是人。”看到村委会成为丰富本村村民精神文化的“基地”,凤路村党支部书记叶金柱很开心。据说,这间活动室现在是村委会中人气最旺的办公室,除了晚上,白天都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