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翔安的小伙伴们用上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张天骄 摄)
台海网(微博)9月1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记者 王元晖 翔安记者站 林瑞声 蔡江沈)新学年开始了,距翔安新城区30公里的偏僻山村小学——内厝镇锄山村小学有了新变化。该校这学年只有15名学生,分布在六个年段6个班级。小伙伴们一迈入教室,便“惊呆了”——每个班上都安装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
作为美丽厦门“十大行动计划”之一的智慧名城行动,近日让翔安区的不少角落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在这里,教育“班班通”取代黑板粉笔;市民开始实现光纤入户,WIFI上网;村居“村村响”,借助信息化实现彼此零距离沟通……所有这些,都成为如今“翔安智慧名城”信息化建设工程的缩影,也成为人们爱上翔安的新理由。
新设备缩小城乡教学差距
几天前,锄山村小学孩子们上了第一堂课——许金镇校长通过新安装的多媒体设备,播放由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我们的民族小学》,声情并茂的民族风情让这些生长在偏远山村的孩子们兴奋不已。与此同时,“班班通”系统还为学校建设了一套“平安通”,即开放式校园安全进出管理系统,每位佩戴平安通卡的学生,无需主动刷卡、无需排队,经过校门时即可自动完成身份识别和出入判定,并及时给家长发送孩子到校、离校的平安短信,让家长实时掌握孩子到校、离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