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微博)9月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记者 肖杰元 后村,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滨海小村。现在,新城建设的号角也在这里吹响,不远的将来,岛外最大的三甲医院翔安医院就将落户于此。依托翔安医院的区位优势,发展配套产业,后村未来的蓝图,已经在社区主任郭春水和7000多位村民的心里慢慢展开。
这里是翔安最大的村庄,7000多位勤劳朴实的村民生活于此。
这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染布坊、典当房,古香浓郁。
这里有令人赞叹的文化瑰宝,南音、车鼓弄,经久不衰。
这里的人们在数千亩的田地与海域里种植庄稼、饲养海蛎。还有村民外出务工,足迹遍布亚、非两洲。
这里就是后村,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滨海小村。现在,新城建设的号角也在这里回荡,不远的将来,岛外最大的三甲医院翔安医院就将落户于此。依托翔安医院的区位优势,发展配套产业,后村未来的蓝图,已经在社区主任郭春水和7000多位村民的心里慢慢展开。
种植养殖讨海 这里的村民很勤劳
后村,位于新店镇南部,毗邻蔡厝社区。辖后村、汪厝、港尾、海头、下家、竹浦6个自然村,有25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7000多人,是整个翔安区最大的村庄。自唐代汾阳王郭子仪之七世孙郭烈于宋淳熙年间由洪塘郭山入赘洞庭(后村前身的村名)吴庭辉家,迄今已历九百多年。
后村的农业主要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从早期的花生、地瓜,到现在的胡萝卜,4000多亩田地养活了一代又一代后村人。由于人口众多,后村自古就有地少人多的矛盾。于是,聪明的后村居民将眼光投向了广袤的大海。讨海、浮水海蛎养殖,勤劳的后村居民不畏艰险,不怕吃苦。付出总有回报,如今每天,数十公里的海岸线给后村带来了数以十万计的财富。
赴20多个国家打工 这里的村民很能闯
“后村村民外出务工的很多,最多时曾达到1000多人,足迹遍布亚洲和非洲。”郭春水说。
郭春水今年47岁,在社区工作已有6年。他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之后,后村居民可以说是走在了整个新店镇对外劳务输出的最前线。最初,村民们外出务工主要选择到菲律宾或一些其他临近的东南亚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有村民去了中东和非洲大陆,这些地方的工酬相比于东南亚国家来说高出不少,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村民经过介绍,也来到了这些地区打工。
现如今,每年依然有数百位后村的村民在20多个亚非国家里务工,他们也为当地的建设、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翔安医院将进驻 这里的村民很期待
随着翔安新城的建设,后村也走在了改变的十字路口上。从2005年开始,海域退养、翔安东路建设,一个又一个市级、区级的项目在后村破土动工。未来南部新城的交通大动脉,“五横五纵”的路网工程就将有翔安东路、城场路、东山路等7条主要干道经过后村。
让当地居民更开心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岛外最大的三甲医院翔安医院就将落户后村。“我们社区将来的规划就是依托翔安医院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村民人均15平方米的发展用地,建设翔安医院附属的配套设施,让广大居民们共享我们的发展成果。”郭春水说。
如今,发展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后村7000多位居民们等待的,必将是一幅更加美丽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