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 潜移默化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90后翔安大学生林荣恭和挖土机司机许芳池奋不顾身救起溺水群众、将见义勇为奖金赠给贫困生的故事,今天已经成了乡间邻里的一段佳话。
而在翔安的各行各业,同样能遇上不少“好人”。被智障孩子亲切地称为“妈妈”的新店中心小学辅读班负责人张玉兰,不怕脏,不怕累,细心地关照每一个需要关怀的学生。她说,爱心就像是一支“粘合剂”,使人们的关系更加和谐。
事实上,像张玉兰、林荣恭这样的“身边好人”,在翔安区还有很多。据了解,近年来,翔安区大力组织开展“好邻居、好婆媳”和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身边好人”每月推荐评选活动,鼓励群众踊跃参加,在熟悉的人群中推举好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事。
很必然,在这种氛围中,“好人”不断涌现。此外,“道德讲堂”如雨后春笋一样,在翔安遍地开花。近年来,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学校,“道德讲堂”如同“连锁门店”,布局一致、简朴大方。每一次开讲,都邀请身边好人分享自己“多行善事”的快乐。翔安的“道德讲堂”,如同春风化雨,悄然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明城区 从房前屋后小事入手
一栋栋规划有序的小洋楼旁,老人们在闲聊。新店镇茂林社区的纳凉点,成为如今村民们茶余饭后聚会的首选。这里的社区工作者不断完善设施来服务老百姓,为群众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记者注意到,茂林社区的房前屋后都十分整洁,虽然还是靠农业吃饭,但是在村子里几乎很少看到“土路”。据介绍,社区两委发动村民对自家的房前屋后进行硬质化建设,干部们带头当起了“小工”。现在,茂林社区成为一座“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文明生态村。
当前,翔安区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通过各项努力提升该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所有居民、村民的幸福感。不仅是茂林,翔安还涌现出云头、东埕、乌山等一批“美丽乡村”,该区共有47个村(居)进行了文明生态村培育工作,一个个美丽乡村,成为缔造美丽厦门的最活跃“细胞”。
记者 王元晖 通讯员 林瑞声 蔡江沈